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游客参观青海原子城纪念园。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
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拍摄的中国第一颗机载原子弹模型。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
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游客参观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
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国营二二一厂旧址展馆拍摄的展品。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
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游客参观国营二二一厂旧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
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拍摄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
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游客参观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pagebreak
7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游客参观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原子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
如今,昔日神秘莫测、守卫森严的原子城经历多轮修缮焕发新生,形成包括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内的“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