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图片

甘肃敦煌:盐碱地变棉花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15:32 来源: 新华网

9月25日,在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一片棉田,敦煌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贺生兵(左)和同事对棉花进行测产。

近日,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棉田里,棉铃陆续吐露出洁白的棉絮。敦煌市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极干旱荒漠气候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近年来,敦煌市通过系统化综合治理,有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危害。同时,当地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棉花等耐盐碱作物,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pagebreak

9月25日,在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一片棉田里,敦煌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贺生兵选取一株样本观察棉株结铃情况。

近日,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棉田里,棉铃陆续吐露出洁白的棉絮。敦煌市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极干旱荒漠气候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近年来,敦煌市通过系统化综合治理,有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危害。同时,当地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棉花等耐盐碱作物,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pagebreak

9月25日,在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一片棉田里,农用植保无人机在进行喷施作业。

近日,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棉田里,棉铃陆续吐露出洁白的棉絮。敦煌市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极干旱荒漠气候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近年来,敦煌市通过系统化综合治理,有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危害。同时,当地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棉花等耐盐碱作物,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pagebreak

这是9月25日在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拍摄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棉田(无人机照片)。

近日,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棉田里,棉铃陆续吐露出洁白的棉絮。敦煌市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极干旱荒漠气候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近年来,敦煌市通过系统化综合治理,有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危害。同时,当地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棉花等耐盐碱作物,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pagebreak

这是9月25日在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拍摄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棉田(无人机照片)。

近日,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阶州村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棉田里,棉铃陆续吐露出洁白的棉絮。敦煌市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极干旱荒漠气候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近年来,敦煌市通过系统化综合治理,有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危害。同时,当地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棉花等耐盐碱作物,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