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图为:雷行
图为:周传仁
图为:冉中
图为:宋庆华
图为:马元银
报纸,在硝烟中诞生;报人,在激情中开拓。
筚路蓝缕,他们迎难而上;创业艰辛,他们奋勇探索。
七十年风雨历程,一代代湖北日报人继往开来,无私奉献,续写荣光。他们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为报社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回首难忘岁月,激情梦想永续。纪念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采访了5位来自采编、印刷、管理、经营等岗位的创刊时老报人,听他们讲述亲历的创刊故事,重温报人初心。
湖北日报70年
大事记
●1949年7月1日,以原《鄂豫报》和《江汉日报》为基础,《湖北日报》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创刊。
●1949年8月5日,由《湖北日报》改办的《湖北农民》创刊,1950年,又恢复为《湖北日报》。
●1951年7月1日,《湖北日报》的第一个子报——《湖北农民》创刊。
●1956年1月1日,《湖北日报》由原来的直排改为横排。这是湖北日报创刊以来,在编排形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1984年8月1日,报社恢复创办面向农村的报纸,命名《专业户报》,后改名为《湖北日报·农村版》,1990年更名为《湖北农民》,2000年1月改为《农村新报》。
●1986年6月11日,报社第一份胶印彩印报纸试印成功,揭开了报社印刷史上新的一页。
●1988年11月,《新闻前哨》创刊,是全省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类理论期刊。
●1990年12月30日,《湖北日报》告别41年“铅与火”的历史,采用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实现了印刷技术上的飞跃。
●1994年4月12日,报社创办《市场指南报》,2001年11月18日改名为《楚天金报》,2017年12月1日起休刊。
●1997年1月1日,《楚天都市报》创刊,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宗旨,创刊不久日均发行量即稳居华中地区首位、全国前列。
●1999年7月1日,报社创办第一家新闻网站“荆楚在线”,后更名为“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是我省唯一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
●2000年,楚天都市报发行量过百万,成为集团首个百万级媒体。
●2000年10月,《特别关注》创刊,杂志期发量和增长率居全国同行业综合排名第一,连续7年位居世界中文报刊期发量首位,创全世界华文报刊单期发行量之最。
●2001年7月8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委批准,成立湖北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2001年,集团组建发行总公司,在全国报业率先实行自办发行。
●2003年,集团收购三峡晚报社,《三峡晚报》成为集团跨地区经营的首张报纸。
●2004年,集团在武汉近郊的流芳镇征地300多亩建设新的印刷基地——“楚天传媒产业园”。2007年3月,传媒产业园一期印刷生产线投产,此后,印务总公司边生产、边搬迁,至2009年5月整体搬迁完毕,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集团承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先后建有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无障碍阅读版,网站版本及平台数量、运行质量均居全国同类网站前列。
●2007年12月,长江证券深交所上市,集团作为股东之一初探资本市场,揭开文化投资领域篇章。
●2008年,集团决定将印刷厂老厂房改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全国首家以现代传媒为主题的特色创意产业园。
●2012年1月,《支点》杂志创刊,该刊是国内第一本以新闻视角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端政经读本。
●2014年7月1日和2015年6月30日,集团旗下荆楚网、特别关注先后挂牌新三板。
●2017年,湖北日报全媒体指挥中心平台投入使用,统筹《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网、客户端及“两微”等新媒体平台的报道策划、采写和发布,形成了“一次采访、多次生成、全媒体全时段传播”和“端网速度、纸媒深度”的新闻生产发布新形态。
●据2018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全国所有报业集团综合排名位列第7位。
在磨炼中成长
讲述人:雷行(99岁湖北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穿过时光,历经沧桑。湖北日报在风风雨雨的变迁与磨炼中成长、壮大,如今已年届七十。我为她祝福!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5月31日,湖北省委决定,成立湖北日报社和新华社湖北分社,人员以原《江汉日报》和《鄂豫报》的工作人员为基础组成,两个单位由一个党组统一领导。同时,省委任命,陈冷同志为湖北日报社社长,我为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兼湖北日报社副社长。分社的主要任务是向湖北日报供稿。从此,我和湖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6月6日,我们陆续从孝感花园镇进入武汉,开始了艰苦、紧张、繁忙的湖北日报创刊出版筹备工作。
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分给我们的房子很少,我们不得不租房子办公、住宿。没有印报的机器,报社的同志东奔西走,费尽周折,安装好了印报设备。分社忙着与各地委联系建立支社,派出记者进行采访。因为全省大部分地区刚解放,社会秩序不好,邮电交通困难,来稿很少,闹稿荒。为此,省委又从各方面给报社和分社,调配了一批干部。
在省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努力,湖北日报于7月1日创刊了!
当年,工作条件很差,但大家工作热情非常高,任劳任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这种优良的风气,至今难以忘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经中共中央批准,决定新华社实行全国统一,分社向总社发稿,不再担负向省报发稿任务。分社部分同志转到湖北日报工作,我不再兼任湖北日报的职务,离开了报社。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又三进三出湖北日报。1961年间,党和国家调整了方针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报纸工作加强了业务建设,提高编辑记者的业务水平,培养壮大通讯员队伍,各级党委和干部群众积极支持报社开展工作。
1964年,省委专门从大专院校调给报社21名大学毕业生。此后,又从省委党校等单位调来一批干部,报社领导力量也加强了,报纸宣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报纸工作也重焕生机。为克服干部青黄不接局面,湖北日报与省广播局合办新闻大专班。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湖北日报以“增刊”名义创办《楚风》。由于它贴近群众生活,反映读者的思想和呼声,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1983年底,省委决定我到省委党校工作。如今,虽然离开报社多年,我仍是《湖北日报》的忠实读者。看到报社取得的巨大变化,令人赞佩。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越来越好,湖北日报再创佳绩。
艰苦创业不畏难
讲述人:周传仁(89岁 湖北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
时光飞驰,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了,我表示衷心祝贺。《湖北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给我知识,给我信心,给我力量,伴随着我一路栉风沐雨,共同成长。
创刊至今,我都在湖北日报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与《湖北日报》共同度过了70个春秋,留给我深深的记忆和感动。
70年前,我到湖北日报社工作时,还是一个刚入伍不久、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湖北日报》由解放区的《江汉日报》和《鄂豫报》合并而成,不少领导同志是党的新闻事业老前辈,很多工作人员是革命战争烽火中从事新闻工作的老同志。我在这样一个党的宣传队伍战斗集体里锻炼成长,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帮助下学习从事新闻工作,受到了良好的新闻工作启蒙教育。
报社创刊之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
当时,湖北日报社仅有两栋破旧房屋,一台小型半自动轮转印刷机。每天印的报纸,一个板车就能全部运走。
在江汉路上班,却要到中山大道和平路吃饭,再到永康里睡觉,我们每天早、中、晚三个地方跑,无论盛夏头顶烈日,还是寒冬脚踩冰雪,没有一个人叫苦,总是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来回于三点一线间。
1950年到1952年是包干制,集体伙食,8人一桌,每月9元钱伙食费。每人每月只有4元零用钱。大家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谁也没有考虑物质享受问题,每个人吃的、穿的和零用钱都一样,没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都能团结互助、和睦相处,那亲密无间的气氛,简直就像一家人。
记得一次下乡采访赶火车,坐的是人畜混装的大车厢。但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大家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都是绝对服从,无条件完成工作。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同时,希望新一代湖北日报人,不断学习,投入工作,发扬老传统。
战火硝烟中筹办报纸
讲述人:冉中(93岁 湖北日报社原总编辑助理)
往事是短暂的,记忆是永恒的。回首70年前,湖北日报创刊前后的情景,跃然脑海。
1949年6月30日,湖北日报创刊的前一天,敌机飞临武汉上空,慌慌张张投下几枚炸弹,仓皇逃遁。
当敌机空袭时,报社对面汉口花楼街左侧,部队接待站的楼顶,战士们架起高射机枪对空狠狠地打了几梭子。尽管全国解放在即,这个小小的插曲证明:湖北日报依然是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
6月30日晚上到7月1日清晨,沸腾的编辑部和印刷厂里,大家正为编辑出版湖北日报创刊号忙碌时,电台接收到新华社播发的毛泽东主席撰写的题为《二十八年》的电稿,这给忙碌的气氛中增添了欢乐、兴奋的色彩。
接着,电台又收到新华社发来的两则改稿电文,一则是把文章原题《二十八年》改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另一则是把文中多处的“无产阶级”改为“工人阶级”。
当时,我作为报纸的“第一读者”,参与校对过这篇文章。同时,认为这两则改稿很重要,曾经和同志们热烈议论过,所以对此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筹办湖北日报过程中,用谁写的字作报头是个重要问题。当时,一位同志提议用鲁迅的手迹选拼报头,大家都很同意。不久,报社从武昌一单位借来一本鲁迅手迹的影印件,从中挑选出认为比较满意的“湖”“北”“日”“报”四个单字,确定作为湖北日报报头。6月下旬的一天,我曾亲眼看到社长陈冷、总编辑顾文华等几位同志,认真研究用挑选出的这四个字选拼报头的情景。
有人可能会问,在全国绝大多数中央和省市报纸采用“毛体”字作报头的情势下,湖北日报为什么一直没请毛主席亲笔为报纸写报头呢?
事实是这样的:趁毛主席多次来湖北视察的机会,湖北省委与报社领导,曾不止一次地请他老人家为湖北日报书写报头,都因毛主席非常尊重鲁迅先生的手迹而一直未题写。
七十年春去秋来,七十年岁月如歌。祝福战火中诞生的湖北日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上,再书新的辉煌!
从靠财政拨款到多元产业蓬勃发展
讲述人:宋庆华(83岁 湖北日报社原副厅级调研员)
从蜗居汉口江汉路到武昌东湖之滨300亩大院,从简陋的作坊到拥有86亿元资产,从靠财政拨款到多元产业蓬勃发展,作为一名老报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湖北日报创刊之初,江汉路52号和中山大道1139号,是湖北日报社办公楼。说是办公楼,只是虚有钢筋水泥外表,里面只有十几张破旧的桌椅。
整个编辑部约三四十人,集中在江汉路52号办公,报纸排字、铸字、印刷等车间也都挤在这里,连社长、总编辑都没有单独的房间。报社行政管理、财务、后勤、医疗等部门在中山大道1139号办公。
我清晰记得,一大间房子里,桌子挨桌子,椅子背对背,几乎没有空间,同志们进出都得侧身而过,加上房子破旧,楼板已腐朽,同志们进出时踩得楼板吱吱作响。
特别是,一到夏天,整个办公室只有一把电扇,气温太高,同志们都在肩上搭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工作。那种场面,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湖北日报创刊初期,资金少、底子薄,经营路子窄,发展十分艰难。这个时期,报社经营主要以报纸发行、广告、印刷为主。同时,建章立制,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艰苦奋斗,管理增效,促使经济状况逐步好转。
1976年至1979年,湖北日报社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自行承担日常费用,报社利润上交省财政,基本建设由省财政拨款。
1980年,湖北省编制委员会就湖北日报社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作出规定:“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82年,报社党委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报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多种经营路子。
随着经营不断壮大,1985年报社成立计划财务处,加强财务管理。
此外,报社打破大锅饭,实行“分灶吃饭”,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性。1990年,报社利润首次突破千万元,达到1037万元。
1996年,我正式离休,在报社经营岗位上工作了47个年头。
如今,湖北日报从一张薄薄的新闻纸出发,不断裂变、蝶变,走向更加广阔的传媒产业蓝海。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讲述人:马元银(86岁 湖北日报社原排字工人)
1990年12月30日,是湖北日报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从这一天起,《湖北日报》的印刷,采用激光照排,彻底告别了41年的“铅与火”的历史,实现了印刷技术上的飞跃。
活字印刷术是我们老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使用铅字排版出版《湖北日报》,是很陌生的事情。然而,对于报社众多老一辈编辑、记者、排字师傅们来说,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难以忘怀。
1949年,湖北日报创刊,我在印刷厂当一名排字工人,有幸亲历了从铅排到照排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感受颇多。
铅字是由铸字工人用铸字机铸出来的。因字体、字号不同,报纸上用的铅字有几十种之多。铸字工人要昼夜开机生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日烟熏火燎,其艰辛可想而知。
铅字铸出后,由排字工人按不同字体、字号,分装到不同的字架上,一个小方格内装若干相同的铅字,供排字时取用。由于字号大小不同,每个方格所装的字数也不尽相同。
作为排字工人,我们先将文字稿一字一字地从字架上拣下来,按照文章的顺序排成毛坯,然后打成小样交校对组进行初校。校对后,我们按校对稿改正错字,再打样给编辑加工修改。编辑加工后,我们再按编辑的改样进行修改。
我们站在铅字架前工作,手眼并用,上下左右挥臂,排标题字时还要东跑西颠,经常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一般每人一小时只能排两千来字,每天,几十名排字工人排字不停,奋战不止,从夜晚排到第二天清晨。
排字工人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说辛苦是指劳动强度比较大,既要费脑力,更要费体力,一晚下来腰酸背痛腿软;说快乐是指当第二天看到报纸后,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那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
1993年,我退休了,看到现代化的照排车间,羡慕极了。与当年的铅排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
作为老排字工人,没有享到这个福。但我能亲眼目睹这一切,感到很幸运。同时,为新一代印刷工人们,赶上好时代,感到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