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文化

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感动:引吭高歌 榜样之光耀荆楚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09:1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陈会君 夏中华 赵峰

图为:2009年5月18日《湖北日报》报道

图为:聂海胜身着白色的航天服。

图为:2017年7月10日《湖北日报》报道

图为:黄旭华在办公室。

图为:1996年2月27日《湖北日报》报道

图为:吴天祥(左一)看望孤寡老人。

图为:1981年9月27日,上海自行车厂厂长王永昌(左)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送到杨小运(右)手上。

图为:1981年10月1日《湖北日报》报道

他们是从荆楚大地上走出的时代榜样,闪耀在我们内心的天空。

无论是上天入海,还是在大地上一点一滴地践行,他们的奋斗经历,曾经在《湖北日报》上烙下深深的时代印痕,感动着一代代人。

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不平常的时光,铭记他们的初心,获取前行的力量。

两度飞天扬我国威

【人物名片】

航天英雄

湖北日报形象人物聂海胜

【事迹简介】

聂海胜1998年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10月圆满完成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并完成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2月出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回访报道】

“刘记者,你好!”电话接通的瞬间,耳边传来聂海胜浑厚的声音,一如十年前受聘湖北日报形象人物时那样亲切。

6月15日,聂海胜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回访,忆往事,感恩家乡故土,铭初心,畅谈家国情怀。

1964年,聂海胜出生于枣阳杨垱镇农家。14岁那年,父亲患胃穿孔去世,家庭的重担压在母亲张金秀一个人肩上,聂海胜一度辍学回家务农。“有时,命运的改变就在一刹那,如果初二那年母亲没有把我从地里赶走,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另外的样子。”聂海胜说,“裹着小脚的妈妈操起棍棒,逼着我去上学,那一幕,定格在记忆深处,终身难忘。”

返校后,聂海胜加倍努力,成为杨垱镇700多名应届毕业生中唯一考上枣阳一中的学生。

1983年,聂海胜从枣阳一中直接招飞入伍。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从翱翔蓝天到遨游太空,聂海胜的飞天之路,艰苦卓绝。

“神六”飞天前的7年里,他接受了8大类58个专业的训练。

2013年6月,49岁的聂海胜以“超人”的素质,再次飞天,并担任“神十”乘组指令长。

母亲张金秀生前念叨最多的,就是聂海胜的孝顺。2004年春,张金秀回到枣阳老家。不久,突发脑溢血,卧床不起,而后仙逝,成为聂海胜心里永远的痛。

对祖国无限忠诚,对家乡饱含深情。

2008年,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发起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颁奖仪式上,聂海胜深情表白:“我是湖北人民的儿子,家乡人民哺育了我,我一定继续努力。”2009年,受聘湖北日报形象人物后,每逢重大时间节点,聂海胜总是通过湖北日报向家乡父老送来祝福。

“赶上这样的好时代,能够承担民族的千年飞天梦,这是我们的幸运,奉献青春和汗水,甚至献出生命,我们无怨无悔!”2013年,执行“神十”任务后,聂海胜受邀回湖北作报告,发自肺腑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卅载“深潜”铸国重器

【人物名片】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事迹简介】

黄旭华曾远离亲人,隐姓埋名荒岛30年,从拆美国的核潜艇玩具开始,用算盘和尺子,和同事们攻克一个个难题,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回访报道】

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再搭配点坚果,看看电视、读读书报,95岁高龄的黄老生活简单而有规律。

对于媒体的采访,黄老总是很淡然,一如他面对各种荣誉,“我只是核潜艇研制过程中普通的一员,在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

小时候,他想像父母一样,当一名乡医。小学毕业那年,抗战爆发,学校停课,他一路从广东汕尾老家辗转到广西桂林,却始终找不到一处可以安心读书的地方。“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如果学医当然很好,但是我要救国,当时有句话叫‘科学救国’。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

正是这份家国情怀,黄旭华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涛里,走过一生最好的年华,隐姓埋名,青丝变华发。

回忆在葫芦岛研制核潜艇的岁月,黄旭华说,那是一片荒芜的地方,一年刮两次7级大风,一次刮半年。即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中,大家没有一个人掉队,都以苦为乐,以为国家贡献力量为荣。

为了研制核潜艇,整整30年,黄旭华从父母、兄弟姐妹身边彻底消失。父亲、二哥重病去世,他也没有回去。家乡的亲人觉得,黄旭华是忘了父母养育之恩的不孝儿。直到1988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成功,黄旭华才顺道返乡。

黄旭华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经历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黄旭华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现在的大好局面值得维护和珍惜。

虽然95岁高龄,但我国在重点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他如数家珍。黄旭华寄语年轻一代:“祖国强大需要科技创新,年轻科研工作者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攻克关键前沿技术的步伐,为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心为民 永葆本色

【人物名片】

人民公仆 吴天祥

【事迹简介】

吴天祥25次义务献血7000毫升,4次跳入长江救人,捐骨髓捐钱物帮助他人;先后照顾过26位孤寡老人,关怀照顾17名孤儿,结下4000多个“穷亲戚”。

【回访报道】

“雷锋”式的好干部、活着的“孔繁森”、一心为民的好公仆……提起吴天祥,大家再熟悉不过。

6月16日,周日。一大早,吴天祥走出位于彭刘杨路的家,搭乘公交车来到武昌区信访接待室。“后天就要去北京,参加全国信访战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我明天要接访,没时间写。”当日上午9时30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吴天祥时,他正端坐信访桌前,颤抖的手一笔一画写着。

1996年,担任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6年的吴天祥,其事迹经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后,成为全国学习典型。

2008年退休前夜,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小车不倒只管推,抢时间向党和人民报恩。”

今年已75岁高龄、身患多种疾病的他,仍在做着接访群众、扶危济困的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吴天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八个字。信访室的三面墙,挂满了群众送的锦旗。

吴天祥1944年出生在钟祥一个贫苦家庭,初心何来?他脱口而出:学雷锋。

吴天祥说,他1963年应征入伍,次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自己就成为学雷锋积极分子。1969年从部队转业后到武昌区工作,正值洪湖水灾,他把自己的转业安置费几千元全部寄给了洪湖县政府。

20多年的信访岗位,吴天祥不管是当信访干部还是当副区长、巡视员,他都坚持每天早上六七点开始在武昌区信访办接待上访群众。

他还主动下访,帮助困难群众,还先后和3000多名服刑人员签订帮教协议。

采访当天,正值父亲节。当天中午,吴天祥的女儿给父亲送蛋糕庆祝,等女儿走后,他提着蛋糕又买了些鱼丸肉丸,前往武昌起义门看望一个“穷亲戚”。

个人“小运”时代“大运”

【人物名片】

卖粮状元 杨小运

【事迹简介】

1979年10月,杨小运“分田到组”;1980年10月,推进为“分田到户”。

1981年,杨小运卖粮10380斤,这张超卖万斤粮的原始发票,至今还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回访报道】

6月20日,应城杨小运的家里,62岁的他闲不住,拖地、扫地、种花、丢垃圾……“当了一辈子农民,猛地闲下来,还真受不了。”

1976年,年仅19岁的杨小运担任应城市杨河公社卫东大队六房生产队长。当时全队有250多亩田,每年国家粮食定购任务是4万公斤,之前几任队长都无法完成任务。

1979年10月,杨小运把250多亩田分给三个生产小组。1980年,全队第一次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

1980年10月,他将“分田到组”推进为“分田到户”,彻底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杨小运说:“有一户农民,以前没分田的时候,干1天的活要上10次厕所,后来分田到户,他感冒发烧都不歇着。”

1981年8月4日,杨小运与县里来调研的干部打赌:“如果我超卖1万斤粮食,就卖给我一辆‘永久’牌自行车。”1个半月后,杨小运卖粮10380斤。经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后,时任上海自行车厂厂长的王永昌专程赶到应城,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送到杨小运手中。“花了169元。当时围满了人,有人让我骑一圈,我一骑就倒了,大伙儿都笑了。”

如今,那辆自行车保存在应城市档案局展览室,杨小运的交通工具早换成了一辆越野车。“这辆车我开四五年了。过去那个年代骑自行车都很稀罕,现在买车在农村已不是新鲜事。”

杨小运感叹,这种变化,40年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农民真是交了好运。种田有补贴,看病有医保,老了还有养老金……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

回眸当初的探索创新,杨小运认为那是时代的产物。“当时农民的要求是吃饱肚子,分田到户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是时代让我这个小运走了大运。”

【纠错】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