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睿(左)检查矿井内的电线线路。(记者张朋摄)
图为:王睿在办公室查看报表。(记者张朋摄)
选择远安,自信基层
采访人物:王睿,男,1986年出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应聘远安县安监局,现任远安河口乡副乡长,主管安全生产。
访谈地点:金竹村白果园煤矿,河口乡政府。
7日17时30分,河口乡金竹村白果园煤矿。
按工作计划,王睿进矿做每周例行安全巡查。矿区与南漳县交界,从乡政府出发要翻越10多公里的盘山路。
换上胶鞋,戴上安全帽,看完安全须知,记者随他入井。
井口边,一溜张贴着“严禁烟火”、“严禁着化纤衣物”等四块安全标牌。迈入井口前,记者下意识抬头看了看天,很蓝,夕阳很明亮,望一眼井口深处,漆黑。因临近下班,矿工们陆续走出,黑的身,白的牙。
黑与白,是记者站在井口的第一印象。
往前行,身后的光亮越来越暗,脚下是泥泞,头顶有滴水。漆黑的井深处传来呼呼的风声,让人有不安和逃离的冲动。
“我们现在进来还不到30米。”王睿平静地说。
周围已是漆黑一片,安全帽上的小灯和每隔10米的巷道灯,仍然赶不走眼前的黑暗。借着弱光,井壁上出现一排线路开关和仪表。王睿说,“这是瓦斯监控设备,是下井检查的重点。”“正常吧?”记者问。“正常。”王睿答。
继续摸黑前行,约500米处,头顶的高度已不足以让人直立,只能弯腰前行。矿道的顶部不是想象中的水泥n型拱顶,怪石嶙峋的矿顶,碰一下就有石渣下落。
“轰隆隆……”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巨响,记者吓了一跳。原来是运煤的矿车沿着轨道驶来,在幽深的井下,机械声显得格外大。驾车师傅经过身边,热情地打招呼,看到的是他们漆亮的眼和洁白的牙。
王睿让矿工拿来几只手电筒,对矿壁上的电缆线进行检查。“这里有传感信号线、视频监控线和高压电缆线,在井下,这些都是‘生命线’。”王睿说,除了检查电缆,还要对矿车运输安全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检查。“每个矿工身上都携带有一个电子芯片,通过遍布矿井的人员监控网络,我们可以随时掌握每个工人的准确位置!”
对于这名来自东北的井下常客“王乡长”,工人们很熟悉了。在记者提议下,副矿长、安全员和几名矿工一起合影。光线很暗,笑容很灿烂。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开始返回。回程的路似乎比来时短,返回井口,耀眼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完全换了人间。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9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