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摄影卷

更多

于宁:光影“史记”传千秋

发布时间: 2013-12-27 09:09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二

  摄影术发明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但在19世纪为中国留下影像的绝大多数还是西方人。到了20世纪特别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人从事摄影的逐渐多起来。100年来,中国的摄影事业从蹒跚起步到蔚为大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可歌可泣。百年历史值得珍视,正反经验值得总结,经典之作值得研究,摄影前辈的不朽业绩和献身精神更值得我们景仰、师法。

  粗略划分,100年来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一)革命战争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喜欢摄影、热爱摄影以至专门从事摄影的人是一支异常活跃的力量。如果说,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摄影事业还仅仅是初始阶段、萌芽阶段,那么,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爱国抗日的新闻摄影事业便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和摄影家,例如:沙飞、吴印咸、石少华、徐肖冰等等。他们的摄影作品或揭露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的暴行,或歌颂前线将士、游击健儿与日寇英勇奋战的壮举,或反映边区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场景,或展示八路军、新四军的领导者为民族解放日夜操劳的风采。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所领导的摄影队伍进一步壮大,在短短三年多时间,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高帆、高粮、邹健东等人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他们留下的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已经成为那段历史最宝贵的记忆。

  (二)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时期

  新中国成立如日初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红红火火,人民精神昂扬向上。虽然在这个时期的后半段“左”的指导思想日趋严重,但是总体来讲,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在正常进行。这一时期的新闻摄影便反映了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战天斗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并展示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这个时期的著名摄影记者有陈正青、侯波、吕厚民、徐永辉、吕相友、孟昭瑞、张峻等等。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极左思潮猖獗,个人崇拜盛行,新闻摄影同整个宣传文化事业一样,遭到极大破坏。作品数量少、题材窄、摆布造假盛行,基本上都是为左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这个时期虽然只有10年左右时间,但其创深巨痛的影响是不应遗忘的。作为反映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摄影作品有:批斗游街破四旧、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工农兵开展大批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唱“革命样板戏”等等。

  (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思想的解放催生了摄影生产力的解放。新闻摄影同整个文化事业一样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优秀作品百花争艳,摄影园地新人辈出。作品的题材大大拓宽,不仅有讴歌伟大成就的,也有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不仅有反映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也有反映群众艰难困苦的。80年代中期穆青、蒋齐生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理念后,摄影在报刊上的地位和影响迅速扩大。这个时期活跃在摄坛的不仅有在“文革”时期被剥夺工作权利的老摄影人,更有一大批摄坛新秀异军突起,例如:王文澜、贺延光、司马小萌、于文国、王瑶等等。

  (五)数字技术助腾飞时期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数字技术在摄影摄像、影像传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与手机的普及,使新闻摄影迅速从小众走向大众,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新闻摄影,参与到新闻摄影的行列中来。同时,摄影与摄像并驾齐驱,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融合,摄影作品施展的天地空前广阔了。这对专业新闻摄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奋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经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和中国记协批准,自2005年起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华赛”(全称“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架起了中外摄影界友好交流的新平台,使中国新闻摄影人更方便地与各国同行同台竞技,及时了解、学习和借鉴世界新闻摄影的最新进展、最新成果、最新经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新闻摄影迅速跻身世界新闻摄影的前列。一大批年轻的摄影记者和摄影师佳作迭出,令人称道。特别是在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近几年,广大摄影记者和摄影师以人为本,深入贯彻“三贴近”,坚持搞好“走转改”,拍摄了大量反映社情民意的优秀作品,促进了下情上达,密切了党群关系,维护了社会和谐,推动了党和政府利民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

  可以说,100年来的中国新闻摄影史,就是一部中国摄影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零散到全面的历史。中国摄影的真实性越来越高、对促进中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牛晋阳)
关键词:中国百年新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