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乡邻为何反目成仇?
记者调查发现,昔日朝夕相见的乡邻之所以反目,主要源于三方面矛盾:
一是回迁遥遥无期,已搬迁村民对留守户心生怨怼。杨箕村改造自2010年5月开始进入签约阶段,至今99.5%的村民已搬离等待回迁。按照村民与拆迁方签署的《杨箕村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约村民可于三年半以内回迁到新住房。如今,两年半过去了,因部分留守户与拆迁方至今未达成协议,旧村改造仍停留在拆迁环节。
2011年初,杨箕股份合作经济联社对留守的少数村民提起民事诉讼,被告留守村民全部败诉。今年1月1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但法院表示暂不强制执行,表示“力争通过调解去化解矛盾和纠纷”。
记者接触到的几位已签约搬出的村民说,因为少数留守户不肯搬走,已搬离的家庭无法回迁,生活面临种种不便。“原来给的临迁费只有每个平方30多元,而附近的房子租价大都已涨到每个平方近60元;有些村民为省钱搬到偏远的地方居住,小孩要早早起床赶很远的路过来上学。”
二是部分村民对“钉子户”获得更高补偿心生不满。一位即将搬离的留守村民告诉记者,他近期已和拆迁方达成了协议,作为双方谈判的结果,拆迁方承诺给他比原标准更高一些的补偿。
而留守村民大多认为,自己只是在寻求公正合理的补偿,并非漫天要价。留守村民李健明、李碧云等人表示,目前之所以不同意拆迁,一是认为该方案没有在村民大会上经全体村民表决,只在开会时在墙上贴出规划图让村民提意见,程序不够公正合法;二是该方案只补偿所谓“证载合法面积”,对村中普遍存在的超建面积不予安置,而超建面积已向政府“缴了税、交过罚款”,认为应当视为合法面积给予同等补偿。
三是“逼迁”进一步激化矛盾。留守户认为,有些已签约搬离的村民采用断水、断电、挖沟甚至夜袭的办法“逼迁”,带陌生人上门打人,属于“黑社会”行径。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