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更多

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写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闭幕之际

发布时间: 2012-11-04 19:1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十年来,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到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连出重拳,再到详细规定领导干部从政中“禁止”的行为——

  一份廉政答卷——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利益

  10月22日,广州市纪委宣布,被网友反映坐拥22套房产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已被免去职务,番禺区纪委已对其立案调查。

  回首十年,从之前查办“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到最近调查“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问题,我们党从不回避、从不姑息、决不手软,努力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十年间,党中央回应人民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狠抓作风建设。每年的中央纪委全会,都会针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明确部署,采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少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收受礼金、生活情趣低下等,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当反腐败斗争需要攻坚克难的时候,抱怨或后退都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反腐倡廉。党中央“对症施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政治勇气、政治智慧——

  2007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2010年1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颁布,详细规定了从政中“禁止”、“不准”的行为;

  2010年5月,《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相继出台;

  2011年开始,在集中换届中突出治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立足党纪国法,心系人民群众。效果令人振奋:仅2011年,全国有44150名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共计3.86亿元;受理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举报846件,查实52件、处理73人……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回首十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落实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这是一个显著特点。

  执政为民,纠风惠民。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存在于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

  民之所忧,我之所行。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十年间,党向一个个“顽疾”郑重宣战——

  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2010年,全国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次数、经费数与2006年-2008年3年平均数相比分别下降47.1%、43.9%、32.6%,节约经费14亿元;

  2009年至2011年,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发现“小金库”60722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责任追究10429人;

  2009年起,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71万件,查实2.43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1万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794人。

  从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到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从治理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到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一串串坚实脚印,一份份扎实业绩,印证着党中央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决心。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党中央对“群众身边的腐败”连出重拳——

  严查执法不公、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查基层干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严查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收受财物;严查基层干部作风粗暴、欺压群众、奢侈浪费;严查各类学校办学乱收费……

  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就是“苍蝇”,虽然这些腐败现象单个案件危害可能不是很大,案值也不是很高,但它发生在群众的眼皮底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极大。

  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人民群众最直接受益。

  反腐倡廉工作的好坏,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

  “这十年,党顺应群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丰富生动的实践诠释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
关键词:中纪委;惩治腐败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