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图为:记者们正在忙着拍摄样板间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住有所居”。这一民生目标,也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13日上午,受大会新闻中心邀请,80余名中外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北京市最大的公租房项目——石景山京原路7号保障房项目现场,了解该项目的建设情况。北京公租房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如何进行?有哪些值得湖北借鉴之处?记者随团进行探访。
最大公租房项目服务“夹心层”
上午9时,石景山京原路7号公租房小区入口处,迎面一块宣传牌格外显眼,上面写着房屋出租对象:“不能租廉租房,却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刚刚毕业,收入不低但没有积蓄,买不起房又租不到便宜、稳定的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夹心层’。”
小区建设方北控集团副总经理陈乃伟介绍,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96公顷,总建筑面积15.5万平米。每层楼共10套房,共有公租房2436套,能解决约7000人的居住问题,目前项目已完成验收,尚未交付使用。“小区有40平米零居室、50平米一居室和60平米二居室三种户型。”陈乃伟说。
陈乃伟还介绍:如果租户需要家电,甚至桌椅板凳,都可以向小区管理方租用。“年轻人可以提着包就入住。”
房屋的租金是记者关注的焦点。北京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副总经理刘志宇介绍,房屋租金每月每平米40元左右,算下来每月房租约1600元至2400元。“大概是同地段房屋出租市场价的80%。”这么高的房价,租户能承担得起吗?“入住公租房的人,是可以享受政府货币补贴的。最高能补到房价的95%。”
六成保障房修在轨道沿线
北京公租房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如何进行?有哪些值得湖北借鉴之处?昨天,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邹劲松。
邹劲松说,目前,北京市已累计开工公租房项目100余个、房屋10余万套。
邹劲松介绍,北京公租房主要提供给两类人群:城镇中等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户型标准均小于60平米,以40平米为主。“一家三口年收入低于10万元,人均住房面积小于15平米就可申请。”
邹劲松介绍,公租房租金由运营单位按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确定。在北京,政府根据承租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对平均月收入低于2400元的家庭,分别给予10%、25%、50%、70%、90%和95%六档租金补贴。领取补贴后,各类承租家庭实缴租金占市场租金的4%至80%。公租房退出机制也有规定,“租期最长5年,期满续租需要通过资格复核。”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保障房选址偏远,空置率较高的问题,邹劲松说,北京保障房60%都建在轨道交通沿线,既方便居住,还要方便出行。 (本报特派记者王璐、叶纯)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