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房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陈渊
近年来,房县认真按照各级党委有关要求,以“四个强化”积极拓宽服务群众渠道,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活动,促进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着力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齐抓共管,夯实联系服务群众基础
多年来,房县始终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作为施政的基础,注重落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具体责任,认真抓好责任分解,积极探索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健全常委分工负责和联系点制度,11位县委常委每人联系1个乡镇、1个村、1个社区,其它县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联系1个乡镇1个村,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分解落实到每名班子成员,发挥县委领导示范作用。目前,全县36名县级领导,180名乡镇领导分别建立党建联系点470多个,为联系点解难题办实事1500多个。县委还建立健全乡镇党委、战线工委抓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专项调研、动态监控、工作日志、专项述职、专项考核等五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研究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五项规定》,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每月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少于15天,坚持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坚持节俭办事、坚持廉洁从政、坚持严查重处,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调查研究、蹲点服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强化理想信念、学以致用,提高联系服务群众本领
坚持以思想理论武装作为第一要务,建设学习型机关,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水平,牢固树立宗旨服务意识。一是精心设置学习主题。每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我为发展做什么”、“我向先进学什么”、“解放思想、构筑精神高地”、“转作风、树新风、办实事、促发展”等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努力把党员干部思想融进全县工作大局中、融进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中。二是通过“武当数字化选学城”、房县党建网等学习载体,以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为方法,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促进工作和创新方法相结合、理论武装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搭建了调查研究、教育培训、学习交流和实践创新四大平台。三是突出抓好学习方法。树立宣传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以组织唱红歌、廉政文化警示教育等载体,探索推广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
三、强化创新方式、创造活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
一是创新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成立县行政服务中心,整合43个县直部门和直管办事部门进驻,开设服务窗口63个。在20个乡镇建立便民服务大厅,在279个村委会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形成了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基点、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服务站)为触角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办结”;二是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以“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为重点,“继承、发展、创新”相统一,完善基本制度,探索推行了村级事务“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在村级“一会两票”规范完善基础上,不断向乡镇和县直单位拓展延伸,在乡镇、县直单位全面推行。2012年全县279个村通过“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实施村级事务1800多项,党员群众的参与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98%、100%,实现了干群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创新便民代办机制。以“积分管理”,“十星级”党员争创等方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中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承诺卡”活动。2013年上半年,全县8000多名农村党员为民代办实事23700多件,极大激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在乡镇、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办制,将乡镇、村(社区)干部的岗位职责、便民服务的具体范围和联系电话统一制作成17000多张“便民服务卡”,向辖区群众发放,随时受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定期到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和群众家中为群众代办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代购生产物资等事务;四是创新帮扶机制。通过整合优秀资源,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新载体,开展了以“领导联点,建党建示范区,促党建升级;组织联创,建‘五好’党组织,促城乡统筹;党员联手,建帮扶新机制,促科学发展;党群联动,建和谐新农村,促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建四促”活动,全县416个县乡机关与279个村级党组织结成了联建对子,8000多名机关、农村党员结为了帮扶对子,解决资金1100多万元,办实事解难题3100多件。
四、强化渠道畅通,及时反馈,提高联系服务群众质效
一是畅通三大渠道。畅通信访渠道。建立县、乡镇(部门)党政领导接待日和重大信访领导包案责任制度,开通“县委书记、县长信箱”,深入开展县领导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实行每月一次集中接待群众、工作日专人接待群众、节假日轮流接待群众;畅通民情直报渠道。建立乡镇机关、村(社区)、村民小组三级民情直报信息网络,在乡镇机关、村(社区)两级实行24小时值班制,建立起点面结合、上下畅通、快速高效的社情民意反馈机制;畅通舆论监督渠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开通公共服务快速反应保障专线,利用电子政务、热线电话、《百姓问政》等平台,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
二是完善三大反馈机制。建立民情恳谈例会,在279个村(社区)建立民情恳谈室,县领导、县直部门、乡镇、村干部定期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例会,发放征求意见建议问卷表,设置民情征集信箱,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民情恳谈档案,记好民情日记;建立民情分析会,村(社区)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乡镇每季度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县委每年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认真分析社情民意,查找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上下联动反馈;建立民情回访制,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群众反映问题信息档案,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领导和具体经办人的职责、办理时限。
通过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房县广大党员干部关注发展、支持发展、投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先进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发挥,基层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房县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年均以两位数增长。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3亿元,同比增长13。2%;财政收入4。5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长13。2%,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中从65位上升到56位,迈入全省山区县经济发展第二方阵,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县域经济会上做交流发言。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