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更多

第三十期:记咸丰县清坪镇把界村中心卫生室医生杨芳

发布时间: 2013-08-12 16:3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村民眼中的“三全医生”

  杨芳,一位“80后”姑娘,咸丰县清坪镇把界村中心卫生室医生,村民眼中的“最美”乡村医生,乡亲们亲切地称她为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全天候服务、全科医生的“三全医生”。4月15日,省委书记李鸿忠到把界村调研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亲切看望了她,对她在艰苦环境下甘于奉献、工作认真细致负责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关切地询问她工作、生活中有无需要解决的难题,临走时叮嘱当地干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更加关心乡村医生生活。

  村民眼中的“三全医生”:“医生本来就是给人看病的,都是乡里乡亲,不能不管。”

  自参加工作以来,对于杨芳来说,卫生室在哪里,家就在哪里。1999年经清坪镇卫生院招聘,杨芳被分到大石坝村中心卫生室工作。卫生室在楼下,她的单身宿舍在楼上。2004年她调到白杨坪村中心卫生室,卫生室楼上便是和丈夫肖明贵的婚房。2007年,杨芳调到把界村中心卫生室,她和丈夫带着儿子肖尚东建起了如今的新家。走进中心卫生室二楼杨芳的家,沙发上摊放着父亲留给她的几本发黄的医书,书的边缘已有些磨损。孜孜不倦地学习,杨芳从未间断过。她先后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药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并通过国家计算机初级测试,现正在湖北民族学院参加大专函授学习。

  “医生本来就是给人看病的,都是乡里乡亲,不能不管。”这是杨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3年来,她诊治过2。6万人次。无论工作地点怎么变化,她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打印贴在卫生室的门上,手机不离身,并保持24小时开机。只要村民有需求,不论白天黑夜,她总是随叫随到。

  今年4月17日中午,申里坝村二组村民蒋兰轩老人打来电话要送感冒的孙子蒋俊巍来输液。20分钟后,老人带着孙子赶到,得知祖孙俩还没吃午饭,在给孩子打上针后,杨芳忙从家里给他们端来饭菜。蒋兰轩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常年在浙江打工,老两口则在家照看孙子,每当孙子生病打针时,老人就用手机拍张照片,给儿子发过去。去年的一天,蒋俊巍晚上10点突发高烧,着急的蒋兰轩给杨芳打电话,说要来打针。爷孙俩赶到后,杨芳迅速处理,等输液完毕、情况好转,送走他们时,已时凌晨一点多。

  去年夏天,不少村民中暑。由于病人多,杨芳常熬到凌晨两三点钟。给病人输液,等送走村民都走后,她还要打扫完卫生。连着一周下来,中暑的村民好了,杨芳却病倒了。

  在出诊箱上长大的孩子:“看到病人好起来,我很满足。选择了这行,就要做好。”

  杨芳的父亲杨本焘是清坪镇的赤脚医生,后经招聘成为镇卫生院职工。用杨芳的话说,她是“在出诊箱上长大的孩子”。由于母亲既要忙家务又要忙农活,小时候的杨芳更多时间是跟着父亲。每次出诊,杨本焘把出诊箱在肩上挎好后,就把年幼的杨芳放在出诊箱上,让她抓住箱子两侧的皮带,带着她走村入户给村民看病。杨芳说:“父亲好像没有病不会治。病人按着肚子、表情痛苦地躬着背来,打一针后就好了,高高兴兴地走,觉得父亲很神奇。”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杨芳和家人一直认为“学医是最好的”。1996年,杨芳考入当时的咸丰县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就读临床医学专业。不幸的是,当年9月,杨芳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她决定继续沿着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前行,1999年中专毕业后,杨芳走上了基层从医之路。

  杨芳的电话特别多,实在很累的时候,听到电话响起,她也会对着丈夫抱怨:“又是哪个要搞么子哟?”但接通电话后,她总是很耐心,细心地给村民解答。

  现年61岁的田银玉因为感冒需要输液。一大早,她花3元车费赶了过来:“听村里的人说杨芳看病不贵、态度好、有效果,特地坐车来找她看。”对杨芳来说,村民的信赖就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医疗体系最基层的一环,一头连着国家对百姓的关怀,一头连着村民对健康的渴望。

  把界村中心卫生室,承担着把界、申里坝、兰家沟、桐木园、马家坪等村共计4300多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因另外一名医生外出务工,从去年一月份起,杨芳便独自在此承担所有的工作。

  这个喜欢网上购物、发微博、聊QQ的“80后”村医,除了在卫生室接诊外,她更多的时间是走在山路上。开展健康讲座、随访、制作电子表格……这些都是父亲那个年代没有的。除了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电子表格,她还把村民健康档案“建”在了心里:“申里坝共有342户1497人,高血压患者116人、糖尿病患者18人、精神病患者5人,每人每年至少免费随访4次、开展健康检查1次;60岁以上村民有102人,每年安排免费健康检查;新生儿6个、孕产妇6个,42天内要进行访视;0至6岁儿童118人,需体检1次;孕情监测有17个……”,这些数字,杨芳牢记在心里。

  为方便就医,她将5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加为QQ好友,一有空就在QQ上为他们提供帮助。通过QQ,她将贫血治疗调养的办法发送给已嫁到重庆的鲁芳;远在广东打工的杨艳,长期在QQ上咨询,按照她介绍的办法进行治疗;在浙江务工的杨坤,通过QQ聊天仔细比较两地的治疗方法后,专程回到村里治疗,节约了几千元药费。

  趁着没病人时,杨芳便见缝插针到户访视。车能到的地方,她就请丈夫送上一段;车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前往。最远的农家,步行需要两个多小时。天黑的时候,杨芳就把手机的“电筒”功能打开,借着微光前行。在一次看病回来的路上,她一不留神从一米多高的田坎上摔下去,幸好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因为要走夜路,手机的“电筒”功能很重要,每次换手机,杨芳都要买有“电筒”功能的手机。

  在外务工的同学曾对杨芳说:“你这里收入不高又辛苦,不如到我这来,一个月至少挣六七千。”杨芳却笑着说道:“看到病人好起来,我很满足。选择了这行,就要做好。”

  用“古历”计时的苗寨村医:“只要乡亲们不舒服时,第一时间想到我就满足了。”

  “请你每月古历(农历)初三带上预防接种证和儿童保健手册快快乐乐地来接种疫苗和体检……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来哦!”在把界村中心卫生室的宣传栏里,杨芳用粉笔手写的通知朴实、亲切。

  细心的村民发现,除了“古历”计时,杨芳到农户家走访时,从不穿白大褂;遇到年长熟识的村民,她总是称呼“伯伯”、“伯娘”,不熟悉的则用敬称“您家”;从不在病人面前洗手,而是把消毒液放在卫生室外的水池边,悄悄洗完再进去……

  杨芳有自己的理解:“我是为村民服务的,就要以村民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习惯和方式。”

  就是怀揣这朴素的想法,13年来,杨芳扎根基层,一心守候着村民的健康和幸福。碰上行动不便的村民,杨芳常常送医送药上门;不论熟识还是不认识的,拿点几毛钱的药物,她经常不收钱;随手翻开一叠处方单,不少单子上注着“欠”的字样,纸张已有些发黄……

  “杨芳人好,前天还到我家里来看我,给我量血压。”85岁的覃春凤患有严重的高血压,4年前跌了一跤后,只能拄着拐杖走路。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杨芳定期到她家中量血压,根据情况调整服药方式,并把降压药送到老人家里。

  来到蒋四林家时,93岁的他正在院坝里洗衣服,85岁的老伴李银香坐在门槛上“眯”瞌睡。说起杨芳,蒋四林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前列康等药物。老人患上这种难言的疾病后,杨芳专门为其从城里一家医药公司代购药品,“价钱比药店里还便宜些”。“我们家困难,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去她那里看,通常都是先欠起,什么时候有钱了就什么时候给。”

  低保户蒋金轩的妻子杨术梅精神状态不好,特别是大女儿因车祸去世后,更是频繁发病。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情况,杨芳从不收处置费,仅收药品成本。除定期给杨术梅体检外,她还常给蒋家小女儿送些零食。

  去年,一名外地司机突然胃痛。杨芳经过诊断后,给他拿了几颗胃药。司机急着赶路,掏出一张10元的钞票给她,杨芳连连摆手:“几毛钱的事,算了算了。”不久,这位司机再次路过这里,专程给杨芳带来一箱梨。见杨芳在诊所里忙,司机告诉正在打针的病人“这是送给杨医生的”后,悄悄离去。

  真情换真心。病人的肯定和理解,让杨芳感慨不已:“我会一直这样做下去。只要乡亲们不舒服时,第一时间想到我就满足了。”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