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第三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

更多

第二届中国中药产业论坛:培育具有产业价值的资源品优势

发布时间: 2012-11-24 17:4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培育具有产业价值的资源品优势——

  写在第二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召开之际

 

 

  湖北日报讯 本年度,论坛组委会将第二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培育具有产业价值的资源品优势”。

  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正推动中医药产业成为国家的朝阳产业。但也不可否认,行业内还存在一些“内伤”,突出表现在药材种植相对滞后,便携性、起效慢问题仍没充分解决,资源的产业价值没有完全实现。

  打通产业化之路,需要种植业和加工业的互动。企业只有开发出安全、有效、可控、便携的产品,并用产业链后端的增值去冲抵高价药材,同时利用检测技术将伪劣药材驱逐出市场;农户只有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并和加工制造、市场对接,资源的产业化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为治疗产业链上存在的“内伤”,推动资源的产业化进程,我们特研究、撰写此发展报告。

  中药产业成国家的朝阳产业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的主导产业和盈利模式不同,与之伴随的是相关产业的振兴和更替。

  2001年之前,中国人均GDP一直在1000美元以下徘徊,在这个阶段,国家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与食品、服装、等相关的一般消费品产业发展最快。

  之后,中国逐渐摆脱温饱问题。2006年中国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消费能力开始提升,和“住”、“行”相关的房地产、汽车、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产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2010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2011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中国逐步迈入富裕社会。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健康、文化、休闲等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中医药产业作为健康友好型产业的典型代表,顺应社会需求,正日益成为市场的新宠,整体上呈现出一道亮丽的上升曲线。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五年内,中药行业将维持25%的年增长率,到2015年该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除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之外,中医药生产正在从手工作坊向现代化技术和装备转变,中药农业正在从自然、粗放种植向规范化、精细化种植转变,中医药生产标准正在从“模糊”向“清晰”转变。中医药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已触及中药日化、中药饮料、中药兽药等领域。中药企业体量不断变大,拉动产业链运转的能力增强。

  中药产业链存在“内伤”

  尽管中医药产业整体表现良好,但一些“内伤”亦在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产业链终端销售网络日益连锁化,中端制造环节现代化亦基本完成,而产业链前端的药材种植却没有跟上。

  近年来,中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张,不少中药企业成长很快,对中药材的吞吐能力大大增加,但中药材的生产却相对滞后。供求失衡导致中药材价格猛涨,近七成药材价格大幅度上涨,个别中药材价格甚至上涨了800%。一些中药生产企业不堪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压力,停止部分中药产品的生产。有些企业因不能自主调整产品价格,难以消化上升的成本,经营能力产生较大损伤。

  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提高了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但一家一户的分散化种植,难以标准化、规范化地生产中药材,因种子来源、生产管理、采收时机、储存保管等标准皆不统一,致使不同农户生产的药材质量各异。有些农户过度使用化肥和生长激素,致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微量元素等发生变化。

  中药材生产技术体系亦很薄弱。过去,大多药材都是野生资源,因制药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对药材的需求量有限,野生药材即可满足企业需要。但经过数十年的积累,现在中药企业的加工能力大大提升,野生资源日益短缺,迫切需要大规模种植。但从野生到家种,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大田种植后,因生态环境单一,病虫害频发,需要喷洒农药,致使药材质量难以控制。更严重的是品种退化,野生药材是多品种混杂,彼此之间可以自然杂交,有助于品种改良。而大田种植药材会出现品种退化,需要相应的良种培育和快速繁殖技术。就像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都有专业的良种繁育公司和研究专家。但中药材种植是农业的一个小分支,加上过去很多年中药材的式微,从事中药材良种培育的专业人士很少,整个种植技术体系非常薄弱,难以适应大工业和大流通的要求。

  不同中药材产业价值各异

  不同地区的气候、生态、人文条件不同,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品种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产业价值。有些中药大品种存量市场庞大,只需维护好存量市场,就能实现很大的产业价值。有些中药材以前不是中药大品种,存量市场不够大,但因为近年来开发出了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增量市场较为可观,企业也可以做大。比如夏枯草,虽然很普遍,但因为能加工成凉茶,能够卖到上百亿的产值。对于地区而言,只有选择种植具有产业价值的中药材,并和现在的存量市场或增量市场结合起来,药材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和资源品化。

  中药材产业化的价值,和许多中药材的使用方式也有很大关系。中药产业化一直存在诸多障碍,除和消费者认知理念偏差、市场不成熟有关之外,主要还是和中药便携性差、功效慢有关。以往,医生开了药方之后,病人需要回到家煎煮,煎煮的水量、时间是否准确等因素都会影响着治疗的效果,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快节奏的,中药的消费方式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出现了矛盾和错位,导致中医药无法普及,在某种程度上也使部分药材产业化受阻。

  如今,一些中药生产方面的先进技术,如超微粉体技术,已经应用到中药材加工环节中来。与传统煎服中药的方法相比,该技术有四大优点:一是节省药材。同质同量的药材,利用超微破壁技术,能最大限度地溶出有效成分达90%;二是方便卫生。传统药材易生虫霉变,而加工成超微粉,可保存2-3年,携带、保存、服用都非常方便,可像喝咖啡一样喝中药;三是质量可控。在加工之前,专业的技术检测人员对中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在源头保证了产品质量;四是配伍方便。医生可像开西药那样随症加减,力求精确。超微粉体技术的四大优点为各类药材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产业发展与国家扶贫双重需要

  中药材一般生长在偏远山区,这些山区因交通不便、距离市场区较远,企业栖息的条件不优,难以吸引企业落户,自身经济的造血功能有限。但是,这些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条件,生态环境好,劳动力成本低,且中药材大多是干货,对运输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合发展成为中药材生产基地。

  特别是现在,加工和流通环节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而药材种植仍然比较粗放,没有完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大种植和大加工、大流通不匹配,种植成为整个中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痛点”。如果国家能将扶贫工作和中药材基地建设结合在一起,将会使这些偏远山区的经济产生造血功能,改变了国家单一靠输血进行扶贫的模式。

  发展制造业并不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并没有出色的制造业,但新西兰的奇异果、澳大利亚的奶源却誉满全球。实际上,现代化并不是单指制造化,用先进科学、先进设备武装了的农业,也是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对于偏远山区来说,使用先进科学、先进设备进行规模化、规范化地种植中药材,也不失为一种经济现代化的路径。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