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康藏高原刚刚结束疾病的高发期。
然而一大清早,甘孜州炉霍县斯木镇卫生院还是挤满了来看病的乡民。“这段时间温差变化剧烈,感冒患病的老乡很多。其实今天还好,平时最忙的时候,光早上门诊就在50个左右的样子。”甘孜州炉霍县斯木镇卫生院副院长谭晓琴说。
在乡民心中,谭晓琴是一名守护大家健康的好“门巴”(藏语:医生),也是一名不向命运低头的“抗癌明星”。
谭晓琴在出诊路上。本人供图
这个只有6人的卫生院要负责附近11个行政村2555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3个乡镇近10000人的就医保障。“可能是因为我们卫生院6个人都是女性,服务态度比较好,连临近两个乡的老乡都喜欢到我们这来看病。”谈起自己和同事们付出的努力和老乡们的认可,谭晓琴疲惫的声音中透出几分喜色。
对谭晓琴来说,回藏区当医生似乎是一个必然。
“在外面,像你一样的大学生很多,但在甘孜州能为老百姓看病的人,很少很少。”在藏区当了一辈子医生的父亲总是这样叮嘱谭晓琴,而她不仅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更选择了用青春来践行。
2005年,谭晓琴从原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现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
一面是条件优越、机会众多的城市,一面是环境恶劣、基础医疗设施落后的老家,她毅然做出了选择——回到甘孜州,投身家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
谭晓琴坦言,14年前,随着这个选择而来的落差让她不知所措,“在学校里学的理论与大医院的诊断流程紧密相联。比如贫血,查一个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里贫血程度一目了然,但是这里不行,没有办法随时做检查。”诊断甚至开药大部分都要靠经验,这对初来乍到的谭晓琴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才从学校毕业哪有什么经验,这种差异一时间让我无从下手。”
谭晓琴为老乡看病。本人供图
为了积累必备的经验、打破僵局,无论是在卫生院的诊室里,还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农区、牧场里,处处都是谭晓琴的身影。
2009年的一天,谭晓琴接到急救电话:一名妇女难产,生命垂危。当她赶到病人家里时,产妇已经虚脱,几近昏迷。谭晓琴立即和同事进行接生。由于长时间重度缺氧,好不容易出生的胎儿全身发紫,没有心跳和呼吸,产妇家人抱起孩子用手掌拍打屁股,胎儿却毫无反应。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孩子已经死亡,准备放弃救治的时候,谭晓琴在哭喊声中抢过孩子,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经过紧张的抢救,奇迹发生了,胎儿的啼哭声响彻藏家小院,产妇一家人从惊诧中反应过来,无数的“卡卓”(藏语:感谢)怎么也说不完……
医者仁心,14年的坚守与付出将谭晓琴和乡民紧紧绑在一起。长期一线工作锻炼出日益精湛的医务技能,“吃了谭医生开的药,病好得非常快”成了乡民口口相传的金字招牌。谭晓琴早已从最初老乡们眼中“不放心的小‘门巴’”成长为“最放心的好‘门巴’”。鲜水河畔的千家万户更是习惯称呼她为“女儿医生”。
医者安康,她的朴素情怀无时无刻不感动着乡里乡外。2010年9月,年仅27岁的谭晓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罹患肺癌。善良的当地村民挂念谭晓琴的病情,自发转塔十万圈为她祈福平安。从黎明到深夜,每天都能见到转佛塔的村民。大家采用接力的方式,仅用三天就转完了十万圈佛塔。
谭晓琴说:“这个真的让我很感动。斯木乡离成都的医院那么远,他们不可能来这边看望我,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为我祈祷。”
由于病情发展及长期服药,谭晓琴的肺部氧饱和度只有86%,心率也常年处于110-120次/分,长达9年的抗癌之路早已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
谭晓琴在工作岗位上。本人供图
即使如此,谭晓琴依然保证每天按时出诊。就连周末,她也坚持为乡民服务。“周末休息时,老乡们就会来家里找我,他们怕麻烦不进屋,我就坐在家门口的木墩子上接待病患。”
“没有多少人愿意长期待在这里,从我来到这个医院,前前后后离开的可能已经有40多人了。”而身患癌症却依然扎根藏区的困难程度,可能只有谭晓琴自己知道。“老乡对我的信任就是我留在这儿最大的动力。”
被乡亲们如此爱戴,更是先后荣获了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白求恩奖章”等荣誉,但谭晓琴从不觉得自己特别,她总说:“藏区居民的健康是由无数‘卫生人’共同守护的,而我仅仅是他们之中最平凡的一员。”
每当第一缕阳光撒向康藏高原上的千家万户,早耕的村民们总是会看见一个个身影行走在山间,他们虽不高大,但是步履稳健,那是谭晓琴和卫生院的同事们又在出诊了。(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 实习记者刘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