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别鸣、通讯员曹化、肖敏)11月2日,湖北女作家尔容长篇小说研讨会在江汉大学举行。陈美兰、樊星、李建华、昌切、蔚蓝、蔡家园、杨彬等30余名省内外批评家围绕尔容的5部长篇小说作品的特色价值展开深入讨论。
研讨会由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和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尔容,原名望见蓉,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2008年以来先后出版长篇小说《爱情斑马线》《如影相随》《铁血首义路》《相爱不说再见》《伍子胥》和散文集《那一点点心动》《景秀华年》等,获湖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屈原文艺奖、湖北省首届优秀电影剧本奖等。
《爱情斑马线》是尔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2009年获湖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书近30万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描写了一位才貌兼备、善良重情的女子在寻觅真爱过程中的悲苦命运,力透爱情婚姻与伦理道德的深切拷问。《铁血首义路》为献礼辛亥百年而创作,201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部以武昌起义为背景,以“铁血柔情”为基调的革命爱情小说,2013年获湖北省第八届屈原文艺奖。《如影相随》从贪官家人的角度来书写,用独特的文学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别样地诠释了“为官别贪”的警示意义,曾在起点中文网首届首届全球写作大展中入围三十强。《相爱不说再见》描绘以铁娃、一刀、老李等为代表的一批边缘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塑造了一群追寻理想与真爱的文化人和打工者。2018年,她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伍子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伍子胥》是尔容第一部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小说,全书以《史记》中伍子胥列传为蓝本,以《左传》、《国语》、《吴越春秋》等相关史料为补充,展现了伍子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以诗性的叙述语言追索和逼视彷徨灵魂取得自由的可能性。
尔容从事文学创作的起步很晚,38岁开始坚持业余文学创作,从200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爱情斑马线》,到2018年出版长篇小说《伍子胥》,时间过去了十年。这五本书正是对她过去十年的创作记录。尔容说,现在回首过去的十年,她很欣慰最宝贵成熟的青春是有文学相伴的,她之所以一踏进文学的门,就从长篇小说起步,也源于一种本质的角色使命。尔容将自己的5部长篇小说赠给江汉大学图书馆。
与会评论家认为,尔容10年业余创作中取得了不寻常的创作成果,在题材和写法上不断尝试新的路径,有独到的驾驭长篇小说的功力,善于挖掘人性的幽微处和现实的复杂性,故事好看精彩,语言清新、雅致、幽默、机趣,有着开阔的笔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其小说《相爱不说再见》也正被改编影视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