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5月21日讯(记者李碗容 通讯员刘跃龙 王潇潇)今日,由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天琴计划首颗试验星“天琴一号”任务周期正式结束。据实验人员介绍,经过多方评估,天琴一号六大技术在轨验证全部通过,每项技术指标都优于任务目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最高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罗俊说:“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下一阶段将进入拓展实验阶段。”
天琴一号卫星设计概念图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提供)
罗俊院士介绍,“天琴一号”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好比引力波“探头”,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无拖曳控制三大关键技术。其余三大技术分别为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技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和高精度质心控制技术。
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承担的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在轨测试结果,将项目组之前保持的国内最好水平又提高两个数量级,达到了国际同类装置的领先水平。
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
据介绍,由国家航天局正式立项的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卫星“天琴一号”于去年年底在太原发射成功,承担着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六大技术的在轨验证任务,任务为期六个月。
“技术验证结果超乎预期的优良表现,除了所验证技术本身的成熟之外,离不开卫星平台的优良表现,这是科研机构与工业部门的一次漂亮协作。”罗俊表示,“天琴一号”的成功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多个部委、广东、高校和企业的通力协作,创新基础研究走向转化应用、服务国家战略的合作机制。
根据公开的“0123计划”技术路线图,天琴计划将分阶段,分别通过搭载、发射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单星),发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试验卫星(双轨四星)使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并最终发射三颗天琴卫星组成编队进行空间引力波探测。
去年12月2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推向了太空。“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搭载了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所研制的核心载荷。发射后891秒,“天琴一号”正常入轨,电源开机正常。“天琴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国家立项、高校牵头的技术试验卫星,也是国家正式立项的第一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试验卫星,标志着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