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武汉新洲徐古街有本致富经 小蘑菇种出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8日07:2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徐古街迎来双孢菇采收旺季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实习生 王梦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徐古街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北边缘,与麻城市、团风县、罗田县交界。这里盛产双孢菇,有“楚天蘑菇第一镇”的美誉。2006年10月,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徐古“中华双孢蘑菇之乡”称号。

食用菌产业是徐古街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花园式基地,从传统庭院式生产到现代化工厂生产,经过20多年发展,全街拥有食用菌企业12家,种植蘑菇品种10余种,年产新鲜蘑菇超过2万吨,年产值2亿余元。

食用菌助力老区焕发新的生机

深秋时节,徐古街迎来双孢菇采收旺季。11月26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周湾村蘑菇科技示范园看到,一座座菇棚整齐排列,菇农们忙着采摘,一派丰收景象。

“这段时间双孢菇长势好、产量高,我们特地增加了人手采收。”基地负责人成桂良告诉记者,该产业园有20个蘑菇棚,每天采收双孢菇3000多斤。

双孢菇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1997年,徐古街从外地引进双孢菇生产技术,投资32万元兴建1.5万平方米的试种基地。到2003年,全街建立双孢菇生产基地28个,搭建菇棚2300多座,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形成10公里长的两大“蘑菇走廊”。当地采取“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参与菇业生产经营的菇农达3600多户,双孢菇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高峰时期,徐古街蘑菇种植面积达45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5.2万吨,年产值近6亿元,相关从业人员2万余人。徐古街也因此获得“中华双孢蘑菇之乡”称号和“全国蘑菇之乡”的美誉。

目前,徐古街拥食用菌企业12家、种菇大户20户,年产各类新鲜蘑菇超过2万吨,年产值2亿余元。

子承父业延续食用菌种植之路

跟随成桂良的脚步,记者走进菇棚。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蘑菇的清香,一朵朵圆润饱满的双孢菇如同小精灵般挤在菌床上,长势格外喜人。

成桂良的儿子成文俊,和工人们一起采摘双孢菇,动作熟练而迅速。

2015年,20岁的成文俊跟随父亲的脚步,开始种植食用菌。为了掌握更高效的菌菇种植技术,他通过实地考察、参加培训、向种植大户学习以及网络自学等方式,不断精进技术要领和细节,逐渐成为可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今年初,我想独立创业,但面临技术、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成文俊说。幸运的是,家人十分支持他,父亲更是一直鼓励他。街道技术人员不仅倾力帮扶,还邀请省、市专家作为技术后盾,解决了他的顾虑。

今年4月,在街道和村委会的帮助下,成文俊在成兴寨村整合了25亩土地,建起20座新型现代化菇房,开始种植双孢菇。

“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我们一家四口都在这里帮工。”村民骆响林说,这段时间,他们每天凌晨4时许开始采收,一直忙到晚上11时许才回家。虽然劳累,但大家还是十分开心。

成文俊告诉记者,他的产业园带动了近50名村民就业。明年他还将新建8座菇房,增加种植品类和加工产业,争取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推行“种养加销”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徐古街种植蘑菇的农户较多,其中杏鲍菇种植面积大、生产模式成熟,但生产后的废渣成为企业负担,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徐古街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陶应飞为此十分头疼。

在陶应飞协调下,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马晓龙博士伸出了援手。马晓龙及团队常年扎根徐古街,为当地食用菌产业把脉问诊。10余年里,马晓龙团队与徐古街的技术人员一道,共同摸索出“一料三菇四用”种植模式,循环种植变废为宝。

陶应飞介绍,“一料三菇四用”,是指同一批培养料,先后种植杏鲍菇、草菇、双孢菇,最后的废料再制作成有机肥,返回农田进行第四次利用。这一方法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有助于提高产量。

历经多年积累,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徐古街一张亮丽的名片。除了聚焦食用菌产业延链补链,当地还提档升级食用菌产业园,建成现代化农产品分拣中心,引进智能化、现代化食用菌加工企业,食用菌种植技术已经升级为第五代工厂化、周年化、标准化生产模式。

此外,当地大力推广“农产品直播带货”商业模式,常态化开展电商课堂,分享实践经验,带动20名村民从事直播带货相关工作。直播间设在田间地头,让顾客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