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我省首次举办儿科医生急救大比武 200余名医护参赛 儿童急救与成人急救大不相同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0日09:32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比赛现场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迅 通讯员 薛源 王琛

孩子呼吸、心跳骤停怎么办?重症肺炎急需插管如何操作? 28日至29日,湖北省儿科急救技能比赛在汉举行,这是我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儿科急救技能大比武,重点考察在儿童急救中常用的心肺复苏等操作,来自全省67家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200余名选手组队参赛。有的基层儿科医生表现亮眼,但整体而言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基层医院儿科急救能力有待提升。

67家医院同场比赛儿童急救

“小朋友,你怎么了?”一名7岁“患儿”突然丧失意识倒地,一位医护人员快步走到侧面,双腿跪在地上,判断“患儿”有无意识、呼吸、脉搏,“需要马上抢救!”抢救者一边急促地呼叫,一边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打开气道、实施人工呼吸。

一名8个月“婴儿”急诊入院,测得心率220次/分钟,呼吸60次/分钟,血压 66/40毫米汞柱。“是阵发性室上速,立即心脏电复律控制心律!”当即,一名医生指挥抢救,并与“患者家属”谈话,告知病情风险。另两名医护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抢救准备。接连两次电复律后,“患儿”心率终于回到正常范围。

10月28日,在武汉儿童医院内科28楼技能培训中心,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抢救”紧张进行。据悉,这是我省首次大规模的儿科急救技能PK,参赛选手均来自武汉及地市州二级、三级医院的儿科医生。

不同年龄儿童要用不同手法急救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比赛最大特点就是紧扣临床、以实际操作为主。其中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律失常三项技能,都是儿童急救中最常用到的。

不少参赛选手表示,平时在门急诊值班,时常会遇到溺水窒息,急需心肺复苏的患儿,或是重症肺炎需紧急气管插管的,熟练掌握这些必备急救技能,对于孩子争分夺秒的救治来说十分重要。

“很多人眼里,心肺复苏是个简单的体力活,其实深度、频率大有讲究。”湖北省儿科学会急救学组副主委、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芙蓉介绍,当患儿出现溺水、窒息或者交通意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4至6分钟。因此,心肺复苏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能否抢救成功。儿童不同于成人,不同年龄段,胸部按压的深度、手法都不同。如婴儿深度大约为4厘米,儿童深度大约5厘米。

武汉儿童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肖翠萍介绍,此次67支队伍参赛,半数医护人员来自县级二级医院,多是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年轻人。经紧张角逐,特等奖花落宜昌市夷陵医院。

多数基层医院急救能力偏弱

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扎实的急救技术,是提升院前和院内急救成功率、降低儿童及婴幼儿死亡率的关键。医护人员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患儿的生存和预后。

“此次比赛中,虽然部分基层医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整体而言各地儿童急救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基层医院儿科配置薄弱,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危急重症患儿的抢救能力有限,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操作规范还有待加强,急救技能知识有待更新。这次机会对于基层而言,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湖北省儿科学会急救学组副主委、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志泉表示。

宜城市人民医院的刘珍珍医生坦言,参加此次比赛,学习到更加规范化的操作技能,以后在临床应对上更有底气。

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邵剑波表示,这次急救技能比赛是对以往培训帮扶成果的一次检验,今后还将充分发挥湖北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的作用,针对基层儿科医生需求,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活动,参赛医疗机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周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