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丨热心大妈王兰花——她,让这满城尽是“兰花”香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4日19:1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银川7月4日电 题:热心大妈王兰花——她,让这满城尽是“兰花”香

新华社记者艾福梅

王兰花今年71岁,脸上已爬满皱纹。

穿着红马甲,她身上有蓬勃的力量——居民把她当作“主心骨”,大事小情总想找她说说;困难群众把她看作“活雷锋”,一声“王姨”未语先哽咽;志愿者以她为“领头羊”,一群人年复一年地跟着她开展志愿服务,不求任何回报。

“兰花芬芳”,行胜于言。共产党员王兰花用自己的执着与坚持,让“靠近我、温暖你”的兰花志愿服务精神传遍全城。

为民服务,永不退休

【“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

王兰花从来闲不下来。

在担任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时,她就是附近有名的“大忙人”,操心着居民的大事小情。2004年退休后,本想着可以好好陪伴家人,但空闲的同时,她却总是感到还有使不完的劲。

信任她的居民也没有忘记她,在遇到下水不通、暖气不热、困难老人需要照顾时,还会习惯性地去社区找她,找不到就给她打电话,甚至找上门去。“我一直琢磨,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共产党员的价值就是在为群众服务中体现出来的。”王兰花说。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王兰花在兰花志愿服务站组织活动间隙接听电话;左下图为:王兰花在探望裕西社区老党员的途中接听电话;右上图为:王兰花在裕西社区巡逻间隙接听电话;右下图为:王兰花下班回到家后接听电话。由于平日经常收到群众求助,接听电话成为王兰花工作和生活中的常态。(2020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了】

2005年,她联系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没有工作场所,她腾出家中的一间房;自己的手机,成了小组的热线电话。就这样,他们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解决琐事、化解纠纷,协助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

去年,裕西社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铺管道要整修地面,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舍不得自己楼前空地里种的几行大葱和白菜,一时激动躺倒在铲土机下阻拦施工。王兰花听闻后赶到现场,柔声劝说,细数改造后的好处,老大爷最终被劝走。

“有群众求助我们,不管是回族还是汉族,我们都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常说‘帮成帮不成是一回事,帮不帮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愿意为他们跑断腿、磨破嘴。”王兰花说。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要继续为群众多做事”】

一句“愿意”让王兰花一跑又是十多年。

裕西社区74岁的独居老人郭淑珍,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弯不了腰,生活只能“马马虎虎”。得知情况后,王兰花和志愿者定期去帮忙打扫卫生、陪聊,每次走时都叮嘱她有事随时打电话。

“他们每隔几天就来看我,我觉得特别幸福。”郭淑珍边说边拉紧王兰花的手,眼眶红红的。

今年2月底,青铜峡市峡口镇年轻父亲杨培军给王兰花写来一封求助信,他5岁的儿子突然被确诊白血病,前期治疗已花费六七万元,家中再无钱可凑,恳请他们救救孩子。

“这个小伙子以前出事故伤了身体只能打零工,媳妇刚生了二胎也没法工作,确实很困难,我们核实后很快打了5000元过去。”王兰花说。

事实上,这5000元来得十分不易。

很长一段时间,王兰花热心小组没有固定资金来源,接到群众求助后都是王兰花带着志愿者四处募集资金。2016年,她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爱心慈善群,才有了固定的爱心捐款,然而由于资金有限,一般情况下他们只能给每位求助者1000元临时救助。而这一次,小男孩的病情牵动着王兰花和志愿者的心,生活本就不宽裕的他们又你50、我100地凑了4000元。

【“兰花们”的共同认知】

这些年,这样出钱又出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总有忙不完的事、接不完的求助电话,王兰花走路风风火火,脚板底走出老茧,大脚趾也被挤变形,只能穿软底鞋。她曾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和收获有两项:一项是加在名字前的荣誉,是社会给她的;一项是跟在名字后的善行,是困难群众需要的。

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裕西社区,年逾古稀的王兰花(左二)与志愿服务队成员一起讨论裕西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安排(2020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有人说我是‘傻大妈’,但帮助别人让我活得充实、坦荡、快乐。”王兰花说。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话已成为“兰花们”共同的认知。64岁的郭淑玲是“元老级”志愿者,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第二年加入。“我一开始是被王姐的行为和精神打动,跟着一起干,可干着干着,自己也割舍不下了。”

前几年,这位老棉纺工人罹患乳腺癌,做了三次手术,如今仍需长期服药,但她从未想过离开志愿者队伍。“我们干的虽然是小事,可对于居民及其家庭来说却是大事,而且每天做一件好事,睡觉睡得踏实,身体都好多了。”她说。

一朵兰花,芬芳全城

【让志愿服务“兰花芬芳”】

金杯银杯,最好的是群众的口碑。

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王兰花和王兰花热心小组,不仅收获了众多荣誉,更吸引众多“新鲜血液”追随。

曾经的受助者成了志愿服务队的骨干。裕西社区的舒宏勇和弟弟因家庭变故成了孤儿,王兰花隔三岔五为他们带去食品、清洗衣物,还联系学校为他们减免学费,兄弟俩亲切地称她为“王妈妈”。如今,两个孩子不仅开起了水暖维修店自立自强,还主动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减免服务费用。

不理解的家人,也开始理解她的付出。“以前我们家里聚会,她都不来,说是要帮助别人,没有空,日子久了,不知不觉中我们都被感动了。”加入王兰花热心小组四个年头的王慧萍,渐渐开始懂得婶婶的执着。如今,王兰花一家有20多人都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播撒光与热。

队伍里有了更多年轻人的身影。25岁的丁瑞周末上大专,周一到周五风雨无阻地与王兰花一起做志愿者活动。“王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把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

如今,以王兰花名字命名的“兰花芬芳”,已成为利通区乃至宁夏一个响当当的志愿服务品牌。当地以“利通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为统一活动名称,成立了多级志愿服务队,注册登记志愿者已超过6.5万人。

“他们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走的是光明大道,越走越宽广。”王兰花说。

【一心向党,发光发热行胜于言】

2012年,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了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退休党员参与进来,居民党员跟了上来,在职党员动了起来。现在,王兰花热心小组注册志愿者有1205名,其中党员180多名。

王兰花(右)向来到兰花志愿服务站参加活动的老人发放“爱心水果”。(2020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一路走来离不开组织的支持,我深知党员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才能发扬光大。”王兰花说。

对于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党员来说,“七一勋章”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把志愿活动扎根基层,帮助居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引导更多年轻人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让‘志愿服务、行胜于言’的主旋律唱响宁夏,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添一把力。”王兰花说。

【纠错】编辑:周喆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