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闪耀湖北元素:国家公园试点、江豚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减贫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9日14:08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称,中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出并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湖北省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地位显著,白皮书公布的生态成就包含大量湖北元素:神农架国家公园、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利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 守护长江母亲河 促进我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评估办法(试行)》、《关于贯彻实施构建长江流域(湖北段)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协调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五峰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减贫实践案例……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专栏介绍湖北省五峰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减贫实践案例

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成亮点

白皮书介绍,中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实行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神农架国家公园是首批纳入试点的保护地,也是湖北省唯一一个。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2016年11月,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2017年7月,《神农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批准实施。

2018年5月1日,《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公园园区内禁止一切砍伐狩猎捕捞活动,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矿产资源开发、水电等项目。有药不能挖,有猎不能狩,有树不能砍,有矿不能采……《条例》的出台,标志着神农架进入最严立法保护时代。

“十三”五时期,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成功申创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林区森林蓄积量预计达到273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上升至91.1%,旗舰物种金丝猴研究取得丰盛成果。2019年,神农架国家公园开展跨区域金丝猴专项调查,发现旗舰物种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从8个增至10个,总量从1280只增至1471只,栖息地从25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已逐步建立了神农架金丝猴的疾病与预防控制体系、人工繁育体系、环境适应力评价体系,掌握了神农架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生物廊道的建设,让破碎化、斑块化的栖息地得以恢复。

湖北江豚麋鹿保护区活跃全国体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对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并最终实现放归自然。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在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分别建立了三大保护种群,总数已突破8000只。

湖北石首天鹅洲位于长江故道边,水草丰茂、湿地广阔,历史上就是麋鹿原生地。1991年,国家在天鹅洲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1993年,保护区开始分批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引入94头麋鹿,致力于恢复麋鹿野生种群。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冲垮石首麋鹿保护区拦网,36头麋鹿自然扩散。

保护区成立30年来,拦网、给排水、饲料基地、救护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升级,巡护设备全面提升,多种科技手段能实时监测麋鹿状况;中科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研究麋鹿种群疾病预防预警系统,呵护麋鹿健康生长。

截至目前,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计,今年新增麋鹿幼崽196头,保护区内麋鹿数量近1300头。如今,石首麋鹿保护区及荆江故道一带麋鹿野生种群约2300头,已形成世界最大麋鹿野生种群。

除此之外,湖北还有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监利何王庙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而作为农业部公布的唯一一个白鱀豚、长江江豚、中华鲟三个重要物种的栖息地,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湖北洪湖市、赤壁市、嘉鱼县以及湖南省临湘市,管理着长江中游新滩口至螺山段135.5公里长的江段。

2016年,保护区与辖区内的县市政府签署了“共管协议”,4地、34个执法部门,每年开展一系列的联合执法。与此同时,6台红外光电雷达全天候盯着保护区135.5公里江段。通过巡护执法、资源监测、环境整治等综合手段,不断净化物种生存环境。如今,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21年4月底进行的普查显示,天鹅洲长江故道江豚数量达到101头。

为保护长江江豚,全社会都在行动。截止2019年,我国已建立15个长江江豚保护相关的保护区,覆盖了40%长江江豚分布水域,保护近80%的种群,初步构建了一群避难所家园;初步建立了政府为主导,科学为指导,保护区为基点,国内外NGO、企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参与保护格局。

湖北系列政策法规助力全国大保护制度建设

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湖北省在制度建设方面也为全国大保护做出了贡献。2018年,湖北省政府印发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相关工作方案》,将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任务细化为沿江企业关改搬转、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十五个专项工作方案,随着十大标志性战役的深入推进,湖北省在解决和治理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在多个方面贡献了长江大保护的湖北方案。

为了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责任,湖北又于2019年制定出台《湖北长江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评估办法(试行)》,以滚石上山的劲头把全省长江大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确保十大标志性战役全胜完胜,显示了“不胜不休”的湖北意志。

2021年2月,《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 守护长江母亲河 促进我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实施。2021年4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航运公安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海事局等部门,出台《关于贯彻实施构建长江流域(湖北段)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协调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查处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码头建设等破坏长江流域(湖北段)生态环境行为的协调联动,及时、全面、充分履行法定职责,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构建长江大保护长效机制,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构建全方位保护、全流域修复、全社会参与的长江生态共同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完善以“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为骨架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地范围并勘界立标,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基本形成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责任编辑:袁君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