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政协委员呼吁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管理机制 精细化施工减少道路“开拉链”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4日07:14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改造后的武昌东亭小区焕然一新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李辉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实习生 王烁凯 袁玥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武汉不少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可是部分老旧小区在改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民盟武汉市委员会递交集体提案呼吁,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管理机制,减少小区道路反复开挖等问题。

缺乏统筹造成道路反复开挖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但因旧改工程施工点多面广、周期较长,施工管理的不到位时常引起居民不满,投诉时有发生。

民盟武汉市委员会调研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施工管理不精细、信息沟通不畅、部门联动效率不高等。参与提案调研的武汉市政协委员、民盟江汉区工委主委刘卫红说,问题主要包括:因水、电、气管网等施工时序缺乏统筹,造成小区道路反复开挖;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拆换更新建材占用面积大、施工噪音大,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干扰等。

刘卫红在调研中还发现,因缺少有效沟通平台,居民大多选择市民热线等寻求帮助,问题处理环节增加。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解决的问题,转办时间长、效果较差,受理平台无法统筹协调。例如,施工时小区车位无法使用,有的街道和社区拟订了周边道路临时让小区车辆停放的方案,但因协调问题,导致小区车主被贴多张罚单。

刘卫红认为,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应始终把群众的诉求放在首位,及时化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有效推进项目进度,确保改造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把好事办好,将旧改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应由居民代表全程监督施工

刘卫红建议,要健全统筹协调制度。旧改工作涉及部门多,在政策层面和管理细则上要进一步明确关联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管、评价、验收的各个环节。探索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监督力量,把市政府的工作方案里提出的“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有技术专长的小区居民参与工程监督”,上升为必须邀请两名以上居民代表对施工进行全程监督的硬要求,形成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力量的联动。

刘卫红说,开工前要充分了解民意,组织专业力量,对改造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各施工单位按时间节点推进项目进程。规范老旧小区施工作业,对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工期管理等方面做出严格要求,保障各环节无缝对接、通力配合,使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建立旧改问题台账,专人登记、交办、反馈,形成“居民-社区-街道-指挥部-施工单位-指挥部-居民”的“投诉-反馈-解决”链条,实现居民诉求闭环管理。

“十四五”期间改造千余小区

据了解,武汉市政府连续两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民生实事,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开发区、风景区、新城区原城关镇内,2000年底之前建成的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且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在完成2000年底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区可以适当将2005年底之前建成的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以实施基础类改造为重点,有条件的小区推进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其中,违建拆除、管线规整(入地)、二次供水、雨污分流、道路修复、屋面外墙渗漏维修、增设电梯等内容,原则上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2021年,武汉市新开工改造419个老旧小区,完工455个,惠及居民20.96万户。“十四五”期间,武汉市将完成1423个老旧小区(2000年底前建成)、约36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促进城市品质和功能“双提升”。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