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4日讯(记者 翁宇君 设计 徐茜茜)今天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引导全民增强防诈反诈意识。
全省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布会 翁宇君 摄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公布
投资类诈骗案损量特别巨大
2021年,浙江省公安厅、金华市公安局联合侦办一起特大投资理财类“杀猪盘”,抓获境外回流诈骗犯罪嫌疑人452名,查获涉案金额1.57亿;被告人孙某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骗取他人财产达到3.16亿余元,数额特别巨大,以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新闻发布会上,6个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公布。据悉,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大局稳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一大突出问题。
“投资诈骗、刷单刷信誉、购物消费、贷款诈骗、冒充电商客服诈骗是主要诈骗类型,共占总量的四分之三。其中,投资类诈骗案损量特别巨大,其发案量占总量的五分之一,但涉案金额却占总金额的一半以上。”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冯蒋龙介绍。从引流方式上看,微信、QQ等社交软件仍然是主要引流渠道,但抖音、小红书、KEEP、知乎等生活类软件平台被引流黑灰产渗透加剧,派发广告、派送礼物入群等线下“地推”引流不断增多。从作案手法上看,吸引受害人到“博彩网站”等类似投资平台进行“刷单”,成为刷单刷信誉类诈骗新的主流作案手段。此外,还演变出“虚假色情服务 刷单”“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冒充公检法”“虚假购物服务 杀猪盘”等复合型新骗术。
浙江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孙公幸介绍,审判实践显示,近年来,全省各地审结的电诈及关联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020年,全省法院受理电信网络诈骗一审案件同比上升29.66%,2021年同比上升16.88%,增速趋缓。其中,杭州、宁波、温州等经济相对活跃的地区,电诈案件发案率相对较高,金华地区的义乌、永康等地因电商相对发达,电诈案件数量也位于全省前列。
公检法协同提升全链条打击质效
初步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态势
健全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体系,需要强化源头治理,坚持齐抓共管。为此,公检法机关通过多项举措提升全链条打击质效。
浙江在线记者从发布会获悉,2021年全省共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6.5万起、损失38.9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1.26%、14.1%,抓获犯罪嫌疑人5.08万人、破获省内案件1.71万起,分别同比上升149.26%、31.06%,实现“两升两降”的工作目标,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整体打击绩效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组织了3次“钱潮”系列打击行动,开展“断卡”“断流”“长城”、百日会战等系列专项行动。此外,全省公安机关布局全省96110反诈专线一张网建设,将大数据思维深度应用于预警反制工作,全年预警劝阻群众850.58万人,成功劝阻止付25.8亿元;处置涉诈网站73.7万个、涉诈网址访问284.33亿人次。
全省检察机关依法充分运用好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职能,坚持全链条全方位依法从严从快惩处,并挂牌督办一批有震动、有影响的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系列案,形成有效震慑。全省各级法院聚焦刑事审判职能持续发力,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上下游关联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最大限度地追赃挽损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点。”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孙公幸说,目前跨境案件较多,追赃难度大。
据了解,电诈犯罪跨区域特征较为明显,团伙成员分散安置、频繁更换住处,犯罪窝点和幕后金主还越来越多地转移境外。2019年至2021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涉境外窝点的电诈案件699件,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境外窝点也从过去集中的东南亚地区向尼泊尔、蒙古国、阿联酋等地扩展,甚至还分散在多个不同国家联合实施犯罪,更增加了追赃挽损难度。下一步,省高院将联合公安、检察等相关部门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推动建立快速联络工作机制,深化常态化打击,斩断境内外诈骗团伙之间的勾连,加强涉诈在逃人员通缉、引渡、遣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