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最忆师者恩 润物细无声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2日07:5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刘跃进先生近照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我风 通讯员 李然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刘跃进先生,出版了回忆性散文《从师记》。作为一名77级大学生,刘跃进在书中追忆了1977年12月的高考经历,以及在南开大学、杭州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求学与工作岁月。《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作为他南开大学校友,分享了阅读《从师记》的三点体会:一是《从师记》里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核,都有一种谦和、感恩的态度。二是作者善于捕捉与人交往的细节,使他的文字具有温度。三是作者写文章跟他的学问背景、教养有关,有很强的把写史和学问结合起来的追求。

6月30日傍晚,刘跃进先生接受了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专访。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中国文学年鉴》主编,兼任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著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等专著,《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秦汉文学论丛》《文学史的张力》等论文集。

中学时代和浩然、柳青、姚雪垠、杨益言有过短暂交集

记者:您的名字年代感特别强,应该是1958年出生的。

刘跃进:我1958年11月出生,1965年上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按照当年北京的规定,我9月1日以后出生的,只能1966年上学。父母想了个通融办法,1965年把我送回吉林白城的农村老家读一年级,一个教室四个年级,我坐在教室里把四个年级的课都听了个大概,很有趣。这样转学回北京,我还是和1958年的同龄人在一起。

我父亲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学生》杂志的编辑,母亲在团中央工作。1969年,我又随父母到了河南信阳潢川县黄湖农场“五七干校”,在农村读完小学。1972年回北京。1976年高中毕业又到北京郊区插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真正接触了社会。三段农村生活的经历,让我对当时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高尔基有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他讲的大学是社会大学。我在农村经历的三段艰苦岁月,也是我在考上南开之前上的一个社会大学。

记者:您的同龄人有很多被耽误了读书求学的机会。您在书中追忆了与叶嘉莹、罗宗强、姜亮夫、曹道衡、傅璇琮、魏隐儒等良师益友长期交往的点点滴滴,彰扬了俞平伯、王伯祥、吴世昌、吴晓铃等前辈学者的为人风范和学术业绩。我们很感兴趣的是,在进入正式的学术轨道前,您还遇到过哪些特别的机缘?

刘跃进:我刚上初中,13岁,就知道自己最终是要下农村的,别无选择。那时候即便在农村,能写文章也是一种特别的荣耀。我的理想是到农村后能够保送上大学,当一名像浩然和柳青那样能写农村题材的作家。所以我回北京上中学后,努力发展自己的语文特长。我的生活,居然也和柳青、浩然发生了一点点交集。

柳青先生因为患肺气肿、哮喘,到了夏收季节就要暂时离开农村回城治病。1972年我们家搬回中国青年出版社宿舍不久,我们这些小朋友就发现柳青住在我家楼下,在那里修改《创业史》第二部。在那前后,来北京住在我家楼下的作家还有《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等。他们上楼下楼都会和我们这些小朋友笑眯眯地聊聊天,说说话,让我觉得离自己的理想特别近。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关公面前敢耍大刀,那时候各个大院都有黑板报,我经常模仿浩然的《西沙儿女》,在黑板报上写散文诗。院子里住的都是大编辑啊,“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还有《李自成》的编辑,他们偶尔会站在黑板报前点评表扬我的小作文,我的作文也因此进步得比较快。

1974年,浩然到我们三里屯二中讲座,语文老师特意把我带到浩然面前,介绍说这是我们学校作文写得最好的学生,并把我的作文送给他,请他指导。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这位大作家打交道,对我来讲是个特别激动人心的事情。那时,浩然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作家。1977年高考,我的语文是84分(百分制)。

叶嘉莹的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记者:身边有这么多著名作家,您怎么没去当作家,却去研究古典文学,钻进了故纸堆呢?

刘跃进:我们这些高考恢复后首批进入大学中文系的人,大多来自农村、兵营、厂矿,有着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多怀抱着当作家的梦想。但在南开中文系开学第一天,老主任李何林先生就谆谆教导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而且上大学后我也发现,自己的知识积累非常浅薄。当作家是需要天分的,我不具备这个天分。对我而言,当作家梦不再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转向现当代文学研究,希望在文学研究方面做点成绩。

南开的当代文学课让我知道了萧也牧和《我们夫妇之间》的故事。老师不无遗憾地感叹说,这部作品被批判后,作家就在文坛销声匿迹。我后来知道,这位作家真名叫吴小武,一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做编辑,真正的作家编辑,和我父亲是同事,与我们家住在同一楼。1969年下放,1970年就惨死在农场。这段往事刻骨铭心,让我觉得研究现当代文学风险太大。

真正去研究古典文学,这得感谢叶嘉莹先生。叶嘉莹先生1979年春天回国讲学,我们南开77级、78级是叶先生回国讲学的第一批学生。长期以来,我们的古代文学研究比较僵化。叶先生的讲座,如春风化雨,让我对古典文学之美有了一种全新的感知。

记者:于是您成了叶先生的粉丝。

刘跃进:是的。在书中,我特别讲到叶嘉莹先生在南开的第一讲,1979年4月24日,在南开第一阶梯教室。老人家用自己的诗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作为开场白,一下子就把我们全都吸引过去。那天,叶先生整整讲了一天。此后,叶先生白天讲诗,晚上讲词,讲《古诗十九首》,讲曹操的诗,讲陶渊明的诗,讲晚唐五代词,讲座一直安排到6月14日。

叶先生的课,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此后,我便成了叶先生的忠实粉丝。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清华大学工作,叶先生到北京讲课,只要我知道,就一定要去旁听。我后来在清华大学讲授古典诗词,也模仿叶先生的讲课风格。八百上千人的大课,后排经常有学生举起望远镜看我板书。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表达对包括叶嘉莹先生在内的所有老师的感恩之心、感念之情。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哪怕非常微小的努力回馈这个时代,回馈我们的社会,如此才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一路走来老师们给我们的哺育。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