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吕惠、宋蒙)突发心梗致心脏长“瘤”又穿孔,高级生命支持撑过危险期,好不容易成功手术化险为夷,怎料严重感染又接踵而至……四个多月里,61岁的罗先生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多学科携手与病魔争夺生命,历经千难万险,闯过层层难关,最终换来了他的平安。“我能活下来,是所有亚心医护人员创造的奇迹。”劫后余生的罗先生说道。
罗先生与任海波主任(左二)、王亚红主任(右二)合影 通讯员供图
心梗后遇严重并发症 心脏“千疮百孔”
据了解,罗先生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尽管平时有持续的治疗,可一到春节他就放松了警惕,开始擅自停药。大年初四这天,罗先生频繁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以为是走亲访友太过劳累的他,硬生生扛了三天才到附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在紧急药物处理后,罗先生随后被转运至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进一步治疗。
随时可能破裂的室壁瘤、巨大的室间隔穿孔、严重受损的心功能,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的罗先生命悬一线。据了解,室壁瘤、室间隔穿孔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室壁瘤的出现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导致心脏破裂;而室间隔穿孔则更为罕见且致命,发生率约为1%,死亡率高达90%,往往会迅速导致全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以至死亡。
入院后冠脉造影检查提示,罗先生还有冠脉三支病变问题,其心脏三根主要血管都严重堵塞,尤其是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多种问题集于一身,罗先生的心脏可以说是“千疮百孔”。
多学科协作生死营救 等到手术机会
由于心肌组织坏死和水肿,罗先生身体各项指标极差,唯有度过急性危险期才有手术机会。在此期间,对于其循环状态的维持是一个巨大挑战。在置入了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辅助心脏工作两周后,罗先生的心衰仍得不到改善,救治团队果断启动清醒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
清醒ECMO即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用ECMO辅助循环和呼吸,期间患者可以正常进食、与人交谈,甚至做康复运动,有利于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相较镇静状态下的ECMO,清醒状态下的ECMO管理更加复杂,技术难度更大,医护人员既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波动导致ECMO管路移位,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进展,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在IABP和ECMO的双重护航下,罗先生得以暂时保命,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及早进行手术,修补好心脏上的“洞”,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然而,罗先生的室间隔穿孔大小达三十几毫米,又靠近心尖,位置深,空间狭小,无法行介入封堵手术;若是单纯外科手术修补,远期生存质量也不容乐观,术后可能长时间处于心衰状态。
面对基础疾病多、心脏等脏器功能衰竭的罗先生,要想彻底治好他的病,只有“换心”这一条路,可当前心脏供体极度缺乏,短时间内也很难排队等到,植入人工心脏是目前最适合他的选择。心外科主任华正东介绍:“植入‘人工心脏’可以为患者延长生命,争取更多时间等待移植机会;若患者等不到合适的心脏供体,也可以一直携带该装置长期生存下去。”
为了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同时考虑到罗先生的身体情况无法耐受多次手术的打击,经心外科、心内科、体外循环科、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团队反复讨论后,最终决定为其实施冠脉搭桥手术、室间隔穿孔修补术以及人工心脏植入术,一次手术把所有问题解决。药物、仪器双管齐下,经过生死边缘的28天等待和精心监护,罗先生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顺利度过心肌坏死的关键时期,迎来了手术机会。
手术后闯过层层难关 重启崭新人生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罗先生的手术于3月11日上午正式开始。术中,陈绪发主任取罗先生自身的一段动脉绕过堵塞的血管,重新建立了一条血管通道,使血液重新恢复流动;华正东主任利用罗先生自身心包组织加上部分人工补片,穿针引线将他破碎的心脏修补完整,随后将一颗“人工心脏”固定在其左心室心尖上。手术全程大胆细致、操作精细,历时12个小时,随着“人工心脏”启动运行,罗先生已经衰竭的心脏又重新有力跳动了起来。
华正东主任团队为罗先生植入“人工心脏” 通讯员供图
心脏“发动机”修好了,可全身的恢复才刚刚开始 。“在医院所有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术的患者当中,罗先生不仅手术难度最大,围术期的管理难度也最大。”重症监护室主任任海波介绍,由于术中大量出血,回到重症监护室的罗先生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多器官功能损伤,医护人员及时为其输入大量血制品,补充血容量后,他的血流动力学才慢慢稳定下来。
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罗先生接连闯过肺部感染、器官功能损害、气管切开、营养不良等各种难关,于3月28日转到了普通病房。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护下,他的饮食、睡眠、活动能力等都逐步恢复。就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5月7日,罗先生出现了死亡率极高的纵膈真菌感染。重回重症监护室的他,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随即接受了纵隔的切开引流和清创处理。任海波主任带领团队枕戈待旦,在持续数天的密切监护和对症治疗下,罗先生的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终于转危为安,于5月13日转回普通病房。
经历了漫长的恢复期,各项体征趋于稳定的罗先生状态一天天好转,尽管身体虚弱,但已经能下地走路,并逐步适应了和“人工心脏”共处。“现在睡得香了,气色也越来越好了,感谢亚心所有的医护人员,是你们让我活了下来。”在一天天的期盼中,罗先生终于在7月1日康复出院。离家四个多月的他坦言,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家人团聚,一起吃顿团圆饭。
康复师指导罗先生进行康复训练 通讯员供图
罗先生正在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 通讯员供图
看着面色红润的罗先生,其所在病区主任王亚红不禁感慨:“急性心梗后合并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的的病例极为罕见,发病后能够存活的更是少之又少,罗先生能被救回来是幸运的。”她也提醒广大患者,心梗发生后,早期救治可以最大限度预防室间隔穿孔的发生。当出现明显的胸痛、胸闷、心慌、气促等症状时,不论早晚都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