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丁玥 通讯员 陈克建 实习生 方兆龙 李子昂)盛夏时节,走进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田间的鱼腥草绿意盎然、刷黑的村道干净整洁,鱼腥草智慧工厂中一片繁忙景象,提档升级后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人声鼎沸.....
近年来,群丰村以鱼腥草产业为抓手,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群众参与、产业共谋、集体增富、村民增收的生态宜居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乡村的“面子”和“里子”同步“美颜”。
如何以共同缔造“金钥匙”,开启基层治理“富民锁”?
首先,集智聚力献良策,共绘发展新蓝图。村两委班子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30余次,发放问卷3000余份,征求群众意见200余条,立足本村土壤优势和市场优势,确定将鱼腥草产业做成群丰村富民产业。搭建草根月话议事平台,组织从业主体议事协商20余场次,收集意见及需求132条,解决与粮争地、地下水超采、菜贱伤农等突出问题32个。吸纳种植户、本地农技专家等“土专家”多方意见132条,收获上海交大、湖北省农科院等专家教授专业建议22条,共商制定《当阳市鱼腥草高质量发展规划》《鱼腥草现代产业园建设规划》,保障鱼腥草产业科学有效发展。
群丰村召开产业发展互助会听取村民意见建议
产业共建提质效,强村富民谱新篇。群丰村联合村内企业天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鱼腥草茶、酱菜、中药饮片等加工项目,成立鱼腥草电商中心,建设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实现线下销售额14.6亿元。家乡经济发展,吸引32名大学生回村创业,运营“天承甄选”“明成原生态”等云上店铺销售鱼腥草产品,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鱼腥草产品线上销售额4000万元。同时,对接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设立“草根贷”专项金融产品为鱼腥草产业链授信3.3亿元并发放贷款2亿元,让企业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探索“土地流转赚租金,资源入股赚股金,基地打工赚薪金”的“三金共富”模式,流转农户土地5000余亩,建成1600亩“共富田园”示范基地。对接天承农科、明成蔬菜等龙头企业达成用工协议,解决了农民就业难、市场主体招工难的“双难”问题。
今年以来,吸纳劳务用工400余人次,累计带动1578户农户户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
村民在鱼腥草智慧工厂中务工
天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村民签订用工合同
草根红利全覆盖,共享硕果增福祉。群丰村作为当阳市鱼腥草主产区,带动全市鱼腥草种植面积突破4.3万亩,年产值突破15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43.6%,种植户亩平增收5万元,最高亩收益突破10万元,实现“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受益”,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依托鱼腥草产业,推进美丽河库、美丽产业、美丽田园、美丽家庭建设,持续扮靓村容村貌。通过产业链实施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搭建产业联盟党委+村党支部+产业党小组+产业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一方面通过技术示范引领村民共同发展产业,另一方面也成为矛盾排查网格员、纠纷化解调解员,推动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群众事由群众解决。
喜获丰收的村民乐开了颜
如今,群丰村通过用好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的腰包变鼓了,老百姓的笑颜更展了,美丽的群丰村正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振兴之路阔步迈进。
报名单位:宜昌市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
【专家点评】
找准问题,精准发力,“智”“质”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张丽(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找准问题、精准发力是基层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体现。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发挥鱼腥草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产业链+基层治理”双向互动的共同缔造新路子,实现了党群服务提“智”升级,推动了产业建设提“质”增效,在“智”“质”共建中描绘出一个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