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将于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链博会的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欧中企业联合会将作为参展单位,在本届链博会上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为欧洲企业在中国落地、选址、寻找合作伙伴提供相关的配套咨询服务。在链博会开幕前,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欧中企业联合会主席施耐德。
记者:您对于即将召开的第二届链博会有什么期待?
施耐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作为链博会的主办单位,对于供应链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在办会理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供应链并非简单理解的货物物流,而是经济活动的整个链条。在每一个步骤环节中,在每一项中间产品上,都会有价值的提升。链博会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参会者找到自身在整个经济活动链条上的位置,更好地贡献于整体经济活动,并实现自身的营利。
记者:当前中国和瑞士正在就自贸协定升级开展谈判,您认为链博会的举办对于在中瑞两国之间构建更有韧性的供应链,进而促进两国贸易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施耐德:供应链既包括货物供应链,也包括服务供应链。当前正在磋商谈判的瑞中升级版自贸协定,主要针对的还是货物。而本届链博会设置了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智能汽车、数字科技、健康生活、绿色农业六大链条,覆盖内容既包括货物也包括服务,而二者的融合能够带来供应链的现代化并提高其韧性。通过打造货物和服务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供应链,瑞中之间的贸易合作将具有更加稳固的基础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中国与瑞士之间的经贸关系堪称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成功典范,支撑这一典范的是众多亮点项目。在本届链博会期间,瑞士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新亮点,这些亮点将为中瑞经贸关系注入怎样的新动能?
施耐德:当前,全球化正在面临边际收益下降,在这一情况下,新动能将为全球化参与者带来新希望和利益。全球化新动能的产生有赖于各国优势的充分发挥,瑞士在现代化服务业上具有优势,尤其是对于贵金属、农产品、药品、化工品等特定商品的物流服务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这类商品的物流具有高度专业性,不仅是将物品从A点运输到B点,还包括管理运输条件、运输中交易等复杂内容,瑞士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在这些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能够通过链博会平台向外展示并与伙伴企业对接,将为经济全球化带来新动能。
记者:当前,保护主义和收缩政策日益抬头,自由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挑战增多。在这一背景下,欧中企业联合会将对欧中经济合作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
施耐德:需要指出的是,瑞士与中国双边经贸合作本身始于瑞士企业投资中国,这对于欧中企业合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对外国市场的投资要更加具有智慧和策略,要明确自身在经济活动价值链中具体投资哪一个环节、哪一个层级,以及自身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体扮演怎样的角色。确定这样的对华投资战略,需要深入调研以及与同一供应链上的其他经济活动主体密切协调。对此,我相信链博会将扮演好重要的平台作用,帮助欧中两国企业制定更好的互相投资战略,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经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 梁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