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姜泰阳)“拿到这笔钱,我们公司终于能稍微缓一口气,这个月员工工资也有钱发了。”某酒店负责人王老板拿到了“久违”的欠款,向法官连连道谢。
近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团队开启“涉企纠纷绿色通道”,仅用七天化解四起纠纷,案款即时履行到位,让经营困难的企业“缓了口气”。
企业遭遇危机,老板犯愁员工工资“无处寻”
几年前,王老板的酒店经营顺风顺水,为了扩大规模、加强宣传,王老板与某策划公司签订四份《商业服务合作协议》,约定由某策划公司为其经营的四家分店提供设计广告营销方案、产品框架及宣传、酒店运营策划等服务,王老板支付合同款共计60万余元。
然而,由于酒店扩张中资金难以支撑多家门店运营,其名下的部分酒店陆续闭店,其中就包含了涉案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的四家分店。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营危机”,王老板措手不及,眼看着员工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他赶紧联系某策划公司负责人,商量就未履行部分的合同内容进行退款,而对方却不给任何回音。无奈之下王老板将对方起诉至法院。
因涉案双方都是企业,该案立即导入“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加急办理,由立案庭法官舒婷负责。考虑到调解可能是“最优解”,舒婷安排特邀调解员周丹第一时间联系策划公司,征求其是否有调解意向。
穷尽办法找到“消失的老板”,让双方面对面谈一次
然而,开展调解工作的“第一关”就遇到了难题——“被告联系不上了”。
“我用座机和手机反复拨打号码,都无人接听,我还查询了关联案件来找人,也没有任何线索。”调解员周丹向舒婷求助。
听完周丹的情况简报,刚刚开完庭的舒婷立即前往某策划公司的住所地,发现店铺已是“人去楼空”。
“抓紧时间,再去公司负责人住处试一试!”又是一番马不停蹄地奔波,终于迎来了“转机”——某策划公司的负责人黄老板也正“郁闷”在家。
“法官,你也看到了,我们经营也出现了问题,办公室租金都付不起,公司仅剩几个主要员工,这个钱实在是退不了啊!”
听了黄老板的诉苦,舒婷对化解这四起纠纷的紧要程度又加一个“感叹号”。如何能妥善解决两家企业纠纷,缓解经营危机?舒婷决定让两位老板面对面谈一次。
“在创业路上一起手捧鲜花,逆境时更要风雨同舟”
第二天,双方如约来到法院。二人一见面,舒婷发现,被告黄老板显得有些局促、沉默。
“黄总,那几年你刚开始创业,要是没有我们公司这个60万的单子,你公司开得起来吗?别人合作都是签完合同付定金,我为了拉你们一把一次性把钱付了,结果现在你玩儿消失?”王老板一通数落,让对方更加沉默,头垂得更低了。
“既然黄老板主动来到法院,面对面跟你谈调解,说明他也并不是想躲,今天来了就是想解决问题。”眼看着黄老板默默不语,舒婷主动打破尴尬气氛,安抚王老板激动的情绪。
通过王老板的一段“质问”,舒婷敏锐地摸到了线索——“创业路上的一笔大订单”,这让她的调解有了突破口。
“你们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并未履行完毕,根据合同约定,部分款项他确实有权要求返还的。”“你创业不久,负面的涉诉信息对你公司也会有影响。”舒婷从“法理”入手,向双方释明相关的法律关系和诉讼风险,引导双方理性面对问题。
“黄总,王老板急需这笔钱周转,给员工发放工资。”“王总,黄老板企业经营确实面临困难……”“你们彼此也给对方一个喘息的空间,在逆境中更要‘风雨同舟’。”调解员周丹从“情理”入手,劝导双方换位思考,逐渐消除对抗情绪。
“我心中确实有愧疚,愿意拿出最大诚意,希望能在付款金额上降低一些。”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努力下,沉默的黄老板终于松口了。
“你早这样说,咱们也不用来法院了。只要你能帮我缓过这口气,具体金额都好谈。”爽快的王老板更是“大手一挥”,同意减免了部分欠款。
在法官的见证下,调解员指导二人签署调解协议,黄老板当场筹集了30万元一次性打到了对方账户。
“这个事终于告一段落,我对员工也有交代了!”纠纷解决,二人长舒了一口气。
“相逢一笑泯恩仇。”像这样的案子,还有很多。这些“小案小事”,每一步都书写着江岸法院的法官们用专业与智慧、耐心与细心,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公正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