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芝(右)和同伴在小店里用手语交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宇睿 通讯员 刘珊
12月1日22点,襄阳市风华路夜市喧嚣如白昼,食客往来不息。
在一家夫妻炸鸡店,丈夫李小双将腌制好的鸡锁骨倒入油锅,炸好的鸡锁骨外酥里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妻子杨凤芝负责称重、调味,装袋递给顾客。
店主无言,顾客不语,只因这是一家“无声小店”。一块提示板上面写着:我听不见,请您动手指一下,谢谢您!
网友点赞让“无声炸鸡店”走红
李小双年幼时因发烧造成耳聋,杨凤芝一家五口为先天性耳聋。同样出生于1989年的两人,经好友介绍结为夫妻。
婚后,他们自立自强,开店创业,因经验不足投资失败。小孩出生后,杨凤芝外出打工遭遇骗子,损失惨重。两人没有气馁。
2021年,随着“夜经济”兴起,风华路夜市逐渐火爆。好心人士给杨凤芝出主意:去风华路试试?
小两口一合计,觉得可行,便在风华路推着小车卖起了炸鸡锁骨。
“第一天卖了20斤,两个小时就卖完回家了,凤芝高兴地用手语比画着‘妈妈,我能挣钱了’。”婆婆唐凤英回忆。
不久,小车升级为小店。每天9点,杨凤芝和丈夫要处理上百斤的鸡锁骨。下午,二人赶往店铺,戴口罩、擦铁盘、洗油锅,迎接顾客的到来,一直忙碌到凌晨。
生意慢慢红火,但随之而来的错单、漏单也增多。夫妻二人听不到也说不出,取下手套写字沟通又慢,愁坏了一家人。
“年轻人都玩手机,可以开通线上点单,按照顺序做,不会漏单、错单。”热心人士支招,难题迎刃而解。
“去吃过,老板很善良,分量超级足。”
“看见了招牌上的字,我们不饿还是买了一点,希望朋友们可以去支持一下。”
“无声小店”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人在网上发布了短视频,上千人评论点赞,小店很快成为网红店。
如今,杨凤芝夫妻一天要炸100多斤鸡锁骨,月入近2万元。
4家“无声摊位”接踵而至
杨凤芝想到了在河南商丘打工的弟弟杨杏长。
“这边环境好,能赚钱养家。”在姐姐的鼓励下,杨杏长和妻子在炸鸡店旁支起了摊位卖老北京爆肚,生意同样火爆。
这吸引了不少听障朋友来问:需不需要人帮忙?
“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姐弟二人分别聘请了几名听障朋友来帮工。
弟弟杨杏长更是“仗义”,将原有摊位主动让给了员工,自己另起炉灶,在旁边开了个卖鲜肉饼的新摊位。
卖炸鸡、卖爆肚、卖鲜肉饼的3家“无声摊位”生意火爆,越来越多听障人士前来“取经”。
“风华路夜市要提档升级了,你们可以来开店。”杨凤芝姐弟有问必答,热情邀请他们。
“沟通方不方便?”“制作听障示意牌,便于沟通。”
“哪些吃食容易上手?”“选择制作不复杂、口味丰富的小吃。”
经过姐弟俩耐心讲解,很快,4位听障朋友报了名,有人想卖豆腐,有人想卖奶茶,有人想卖烧饼。
杨凤芝姐弟找到风华路社区,打听帮扶政策。社区很重视,联合夜市运营公司、残联、城管等部门组建了安置小组,提供全方位服务。
很快,又有2家“无声摊位”开张。
多部门呵护“无声摊主”
如今,风华路上已聚集起11名听障朋友。
在有着30余年历史、近300位摊主的风华路夜市,“无声摊主”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残疾人,我们给予30%至50%的租金优惠减免。”襄阳广盛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营运总监王泓力介绍,为了更好地跟“无声摊主”沟通,夜市特别邀请樊城区聋协主席杨金丽帮忙当翻译,负责日常的沟通。
在樊城区委区政府统筹下,多部门联合为“无声摊主”提供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复印存档残疾证,让大家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残联为户口在襄阳的摊主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夜市管理公司将几家“无声摊位”固定在同一区域,便于相互照应;城管部门安排人员每晚在这些区域巡逻,格外呵护……
“夜市管理得好、人流量大,我只要把味道做好,顾客自然就来了。”来自四川的听障摊主李春霞一笔一画“讲述”着,笑容满面。
记者手记
无碍空间,有爱流淌
□ 宇睿
从不说“欢迎光临”,却收获好评无数。
喧闹的夜市,愈显无声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持续加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重塑生命的价值。仅在襄阳市,就有约300名残疾人获得政策帮扶,开起小店,用勤劳的双手撑起自己的小家。
风华路的“无声”摊群,就是他们奋斗的剪影,也是社会关爱的写照。
当善良遇见善良,就会开出世上最美的花。
顾客的支持、残疾人的守望相助、政府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帮扶,成为照亮小店的一道道光。
小店的微光,照亮了他们挺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