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 滚动播报

大冶保安有个“解忧杂货店”,国学爱好者在此找到处世良方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20:51 来源: 荆楚网 ​

图片2.jpg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柯鹏、陈帅、杜思源)在大冶市保安镇高溪村,有家“解忧杂货店”。

这家“店”货架上摆的不是油盐酱醋,而是《养正遗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等经典著作。店主从这些经典中提炼人生智慧,将其转化为化解家庭矛盾、指引人生方向的“特效药”。

商海转身觅心安:车队长换道“远航”

“解忧杂货店”的主人名叫柯贵明。1997年,服从退役安排的他仅仅上了两年班,便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商海。借家乡华祥水泥投产的机遇,在黄石成立了一个自卸车车队。

凭借着军人的坚毅和果敢,柯贵明很快就在运输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拥有20台翻斗车。

“当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精神滋养就显得尤为迫切。”面对记者采访,柯贵明淡然地表示。

2011年,一次偶然的国学主题夏令营,让这位钢铁汉子在《朱子家训》的诵读声中泪湿衣襟。

“我在国学讲座里找到解忧秘钥,现在要把这把钥匙传给更多人。”在经历了社会的浮沉与国学的洗涤后,柯贵明内心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投身公益、传播国学、弘扬孝道、回馈社会。

柯贵明深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传播国学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家庭的和睦。

正是这场心灵的觉醒,促使他毅然调整商业布局。多年来,他依靠稳定的事业,累计投资400万元建设大冶市常春书院高溪国学堂。如今,他只留下4台水泥罐车维持基本运营,将主要精力投入公益事业。

国学堂里诵家训:“解忧驿站”巧化千千结

3月14日,大冶市常春书院高溪国学堂内,数百名学员正跟着节奏诵读《道德经》。这座由柯贵明自费改造的国学堂,可同时容纳一百多名学员。其运营成本都是由柯贵明个人承担,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解忧驿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秉持着“将善讲者引进来,请善听者学习”的理念,柯贵明将国学堂打造成一个交流互动平台,不仅邀请国内知名国学讲师、大冶市国学文化宣讲团解读经典,还组织志愿者进行个案辅导。

听一堂国学经典课,解一桩夫妻愁;读半本《弟子规》,暖一个游子心。

“我们既教‘父母呼,应勿缓’的孝道,也解夫妻矛盾的疙瘩。”柯贵明介绍道,每月雷打不动的国学课堂、定期举办的亲子互动活动、随时在线的心理疏导服务,吸引了众多村民、游客参与。

家和万事兴,和谐是家庭长治久安的关键。高溪国学堂建立互助交流平台,通过“线上社群+线下调解”的模式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员感慨地说:“自从来到国学堂,我学到了很多国学知识,也学会了如何与家人相处。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多年来,柯贵明通过经典诵读、个案辅导、家风浸润等方式,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学员纾困解忧5000余人次。

孝行如光传薪火:古道热肠激活乡村新气象

善行是家庭文明的外化,亦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除了开展活动,柯贵明还牵头捐资修建公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村民对此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柯贵明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外,高溪国学堂如今已成为当地“孝”文化的实践场所之一。每逢端午、重阳、春节,柯贵明都会组织学员把当地60岁以上的老人请过来共庆传统节日,为过生日的老人祝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今年以来,高溪国学堂定期邀请老师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让学员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思想。学员们通过学习,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据了解,2024年,高溪国学堂见证了许多家庭的温暖转变,有沉迷手机的少年通过书法课重拾学业,有濒临破裂的夫妻因共学《诗经》而重归于好。在老子诞辰2596周年活动中,众多国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道家思想的深邃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祖宗的智慧就是最好的‘解忧药’,能帮人找到心安之处,就是我这辈子最成功的‘生意’。”柯贵明爽朗道,“我们将持续开展家风家教活动,以实际行动让国学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更多人在国学经典中找到处世良方,共建共享幸福美好人生。”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