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孙清军 田洪伟 刘雨轩)6月19日入梅以来,荆州市出现两轮强降雨过程,最大点降雨量达274mm。洈水流域和四湖中下区因短时集中强降雨造成局部洪水陡涨和福田寺防洪闸调度紧张外,其他水势平缓。面对险情,荆州市水文局依托现代水文遥测技术24小时监测,为防汛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谋划跨省洪水预警难题
洈水河上游源自五峰县清水湾西北岩门,南地源自湖南石门五里坪,均不处于荆州市辖区范围,因河道坡降大,突发性强致灾风险高。6月18日23:00至19日4:00,短短5小时内,洈水河水位从92.08m上涨到了97.59m,最大洪峰流量达到了1600m³/s,其中水位上涨最快的19日0点到1点之间的1小时内水位就上涨了3.4m。从荆州市区域内的降雨分布来看,6月18日至6月19日的降雨根本不足以形成如此大的洪水,得益于“松滋2023827”之后的超前谋划,荆州市水文局通过2024年建成的跨省数据共享平台,实时接入湖南、宜昌站点数据,大幅度提升了洈水流域整体预警预报能力。同时,荆州市水文局会同荆州移动和荆州电信公司,加强遥测数据报送情况监控,确保通信线路畅通。
昼夜抢测洪峰数据
18日深夜,荆州水文局水情科通过湖南、宜昌方向共享的8个水文站点数据,预判洈水流域会发生跨行政区域洪水并及时预警。大岩咀水文站闻汛而动,冒雨前往沙溪坪进行测流。由于是梅雨期的第一场强降雨,上游来水夹带水面漂浮物多,很容易被水草等杂物缠绕无法正常测流,面对这样的困境,大家沉着应对,顶着暴雨穿着救生衣在湍急的洪流中清理杂物,确保流速仪正常作业。暴雨如注的深夜,闷热潮湿的空气像堵密不透风的墙,监测队员在闷热蚊虫肆虐中坚守岗位,于19日4时15分成功抢测到今年以来最大洪峰。
为保障测流不停歇,局领导带队,携带应急监测设备星夜驰援,抵现场后即刻投入设备调试,与大岩咀站人员轮班测流,确保数据精准高效。
在洈水流域争分夺秒抢测洪峰的同时,位于四湖流域下游的洪湖市水文局,积极响应市防办调度指令,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克服风雨阻隔,分赴新滩排水闸、新堤大闸、福田寺节制闸、小港湖闸等站点,抢测流量10余次,编制水情专报2期,支撑闸站精准调度。
21日全市防汛调度会上,荆州水文部门预测洈水洪峰水位91.53米(实况91.52米),误差仅0.01米,并提出"暂停新堤大闸生态补水""统筹洪湖防洪调蓄与生态调度"两条建议,均被采纳实施。
当前主汛期已至,荆州市水文局将持续以科技之力守护荆江安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