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法润新业态情暖小哥心,黄鹤楼街道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法治后盾”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18:0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华刚 周佳颖)“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来驿站就能得到专业帮助。”近日,武昌区黄鹤楼街道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外卖骑手交通违规引发的赔偿纠纷。在驿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与公安交警的联合调解下,涉事双方从剑拔弩张的责任争执到握手言和达成和解,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精准法律服务。

事发当日,外卖骑手陈某为赶送餐订单,在逆向行驶时与正常行驶的李某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陈某虽留下联系方式但因继续送餐离开现场,李某就医后报警称其“肇事逃逸”。

“当时担心超时被投诉扣钱,想着留了电话应该没问题。”陈某坦言。次日在交警队接受调查时,面对李某提出的医疗费、整容费等赔偿要求,手足无措的陈某来到街道驿站寻求法律帮助。

bc256aba8e5e1d9a5076129587c72b16_600X449_20250716124313

外卖小哥来到驿站寻求法律援助。  通讯员供图

几天后,当事双方与交警一同来到驿站。为还原真相,驿站专职律师与交警大队警官共同查看现场监控:李某报警后本想等交警到场取证,却因疼痛难忍提前就医;陈某送单结束后返回现场,见李某不在便离开,以为事情无碍。而所谓“不接电话”,实为陈某当日订单密集,电话频繁占线未能及时接听,其留下的号码也真实有效。“从行为来看,陈某没有主观逃避责任的故意,不符合肇事逃逸的认定条件。”驿站律师结合监控证据与法律条文耐心解释,双方的误会终于解开。

误会虽消,当事双方对于责任划分与赔偿问题的争议让调解再度陷入僵局。驿站律师援引《武汉市非机动车辆管理办法》耐心析法明理,进行责任划分:陈某逆向行驶且超速,是事故主要诱因,需承担主要责任;李某违规载人且未佩戴头盔,负次要责任。“这个责任认定既考虑了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也兼顾了公平原则。”律师解释道。

关于赔偿,律师建议,住院费用按责分摊,后期整形费用待咨询主治医生后再协商;李某作为在校大学生,因住院产生的补课费用可凭实际支出主张,但精神抚慰金需以伤残鉴定结果为依据。

经过两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陈某一次性赔偿医疗费和后续治疗费,李某放弃其他诉求。签约时,陈某诚恳道歉:“以后一定遵守交规,再急也要把安全放第一位。”李某也表示谅解:“理解小哥不容易,但安全红线不能碰。”

据悉,黄鹤楼街道新就业群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于2023年挂牌成立,组建起由律师、司法干警、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团队。专业团队每周四定期在驿站“坐诊”,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工作站已处理法律咨询300余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起,成为新就业群体身边的“法治后盾”。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