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非遗、城韵、红歌共舞 暑期托管班让文化滋养“少年心”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19:4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李燕 通讯员 姜丽 代慧明)自7月开班以来,武昌区紫阳街道复兴路社区暑期托管班好戏连台,一系列融合非遗、地域文化与红色教育的公益课程,让青少年在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收获别样成长。

编钟实践体验。  通讯员供图

“编钟作为楚文化的代表,兴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常用于祭祀与宴乐,以青铜为材,‘合瓦形’结构蕴含精妙声学原理,能发清脆悦耳之音。”“钟鸣楚天戏传千年”体验课上老师娓娓道来。分发模型后,孩子们手持小槌尝试合奏,清脆钟声里,古老文明与少年活力撞出奇妙火花,楚文化的韵律悄然扎根心间。

非遗艺术课堂。  通讯员供图

写下对武汉的祝福语。  通讯员供图

武汉文化小传人课堂则满是烟火气,老师用生动语言勾勒武汉历史脉络与民俗风情画卷,从热干面、豆皮等特色美食的碳水轰炸,到“过早”的喧嚣、端午赛龙舟的激情,孩子们仿佛置身武汉街头,感受城市烟火气与独特魅力。“‘冇得’是‘没有’,‘拐子’是‘哥哥’……”稚嫩的方言跟读声此起彼伏,随后孩子们为黄鹤楼画卡上色,在“我爱武汉”横幅上写下“武汉真美”,对家乡的热爱跃然纸上。

音乐党课。  通讯员供图

武汉音乐学院志愿者带来的音乐党课更显深情,《八月桂花遍地开》唤醒革命记忆,《为了谁》重现抗洪壮举,《平凡天使》搭配抗疫影像时,不少孩子红了眼眶。当合唱《萱草花》的旋律响起,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已化作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发芽。

复兴路社区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拓展课程维度,让托管班不仅是暑期托管站,更成为青少年触摸文化、感悟精神的成长驿站。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