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世界难题。2018年春天,我从广东深圳飞越5000多公里来到新疆喀什。一看,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一测,土壤盐分39‰,重度盐碱。老乡们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种不出粮食,你们能行?”
我们带来的“海水稻”,不但能在盐碱地扎根,还能给土地“排毒”。几年来,从1亩试验田到1万亩示范基地,亩产从450公斤一路攀升至853公斤。
科技成果转化往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扩种要钱,建厂要钱,科研更要钱,但科创企业没厂房设备可抵押,贷款很难批下来。
关键时刻,工商银行及时提供金融支持。银行从专利含金量、研发投入占比、人才实力等维度对企业进行评估,以“创新积分”匹配信用额度,深圳、新疆分行联动,一笔一画做普惠,3年累计提供2000多万元普惠贷款。
“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链条正加速转动。“海水稻”打好头阵,高品质、耐盐碱的小麦、玉米、大豆等陆续跟上,全国5亿亩可开发的盐碱地,就是未来的“新粮仓”!(人民网记者赵竹青整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