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武汉段(受访者供图)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省内港口资源优势,构建多式联运体系,高效畅连两条丝绸之路,吸引全球货物在鄂中转。
万里长江,流金淌银。站在武汉阳逻港远眺,东来西往的货船川流不息。
建设“水运上的湖北”,湖北港口集团勇当排头兵,整合港口资源,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畅通国内、连接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
今年上半年,湖北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1817.62万吨,同比增长2.95%;集装箱吞吐量226.35万标箱,同比增长1.28%。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中欧班列(武汉)完成班列发运量同比增长8.74%。
港口矩阵:“湖北造”运往全世界
8月1日,一艘从南通港启航的粮食散货船,停靠在黄冈唐家渡码头,工人们迅速卸货,装入集装箱。几个小时后,这批粮食搭乘“城际天天班”发往武汉阳逻港,在那里中转。
无独有偶,唐家渡码头正对岸的鄂州三江港,也正在用集装箱“换装”铁矿石,发往阳逻港。
这是湖北港口集团“散改集”的掠影。该公司在整合全省国有港口资源后,统筹调度,将集装箱业务集中到阳逻港,助力其持续提升集装箱吞吐能力。
“过去,港口各自为政,黄金水道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湖北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前身为武汉港航发展集团,历经三轮改革重组。2015年8月,由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5市出资70亿元,组建成立武汉港航发展集团。2021年4月,以武汉港航发展集团为主体,更名为湖北省港口集团,并将省内沿江各市州政府、省属国企的港口资产划转至湖北省港口集团。2022年4月更为现名。近年来,集团聚焦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弱项,让“黄金水道”不断释放“黄金效益”。
开通阳逻港至金口港、花山港的市内短驳航线,开通阳逻港至鄂州三江港、黄冈唐家渡码头的“城际天天班”,推动全域响应“散改集”,形成资源的高效配置利用。如,三江港建设了占地300亩的煤矿集配中心,每年为长江沿线企业运货800万吨,其中60万吨通过集装箱在武汉中转;唐家渡码头建成国内粮食、食品分拨转运中心,成为阳逻港的重要喂给港。
武汉、荆州、宜昌等港口串珠成链,宜昌、荆州的出口货物,通过阳逻港集货,通江达海,每年可为阳逻港新增超200万吨中转货源,极大提升阳逻港辐射力。
在武汉港内部,整合阳逻港一期二期三期,统一作业标准。“过去,一艘船要分别在阳逻港三个港区装卸货,耗时两三天。”武港集团集箱市场部负责人李栋介绍,整合后,只需在一个港区作业,24小时内完成装卸。
目前,阳逻港已常态化运行武汉至上海外高桥的江海联运航线,至洋山、大连、日照的江海直达航线、至日本、韩国、印尼近洋直航航线,让“湖北造”从家门口发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湖北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5亿吨,增长8.6%,首次突破7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湖北港口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已形成以武汉港为龙头,鄂东南、宜昌与荆州港为两翼,汉江港为延展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加速冲刺千亿级“港口航母”。
中欧班列发车现场(受访者供图)
链接中欧班列:打开陆上“新丝路”
7月1日,一列载有货值约350万美元产品的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缓缓驶出,开往中东欧核心物流枢纽城市——波兰马拉舍维奇,全程运输时间18天,货物涵盖工业品、建材、3C电子产品等。
中欧班列(武汉)是湖北衔接欧洲最重要的运输通道,2012年开始运营。
“班次越来越密,往返货物越来越多。”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李洁介绍,经过多年培育,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8条稳定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这条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湖北贸易大通道。
截至7月中旬,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发运5586列,进出口货值达1187.54亿元。帮助富士康、东风汽车、长飞光纤、冠捷、中烟等本地重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吸引一大批国际企业和合作项目落户省内。
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在中铁联集武汉(吴家山)中心站西侧,汉欧国际物流园一派繁忙,全国各地发往德国、荷兰、波兰等国家的货物整齐码放在园区内。
“越来越多企业来汉中转,物流园供不应求。”中欧班列(武汉)集拼中心主管王雷波介绍,该园区与中欧班列(武汉)无缝衔接,60分钟可抵达阳逻港,搭乘江海直达航线发往世界各地。2024年,中欧班列(武汉)承运货值占武汉市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达4.58%。
此外,越来越多的欧洲货物通过班列进入武汉、中转全国。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武汉)去程发运量同比增长60%以上,货物涵盖机械设备和汽车零配件、整车、电子等。中亚线路双向均衡发运,去回程合计发运量同比增长200%。
数据增长的背后,彰显出湖北与欧洲、中亚等地区经贸往来的蓬勃生机。
枝城港作业现场(受访者供图)
“铁水公空”:多式联运降本增效
近日,一列满载汽车零配件、无纺布、玩具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武汉)从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鸣笛启程,直达德国杜伊斯堡、汉堡。当天,经中欧班列(武汉)回程的50柜板材到达香炉山后,直提进港分拨至太仓、广州、宁波等地。
长江新丝路国际物流集团副总经理李迨代说,过去,通过长江航道集结武汉出口欧洲的货物,只能通过吴家山站发运,中转费时费力。如今,可在香炉山直接报关中转,打通了中欧班列和阳逻港铁水联运的“最后一公里”。运输时间缩短2天,综合成本降低约15%。
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高效串联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吸引全球货物在鄂中转,是湖北港口集团的重要使命。
三峡船闸和葛洲坝船闸是进出大西南的重要通道,过闸平均时间近9.3天,如果遇到船闸维修等情况,最长要等待一个月。2023年底,湖北港口集团联合蜀道集团开行了湖北至四川的翻坝运输铁路专线——长江班列,绕开了三峡“堵点”。
“与翻坝相比,长江班列节省运输时间10天左右,节约物流成本30%以上。”李迨代介绍,班列抵达武汉后,在阳逻港换船,通江达海,深受企业欢迎。开行以来,长江班列创造了220%的开行增幅,货物除了生产原料,还包括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食品医药等3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格林美荆门园区每年需从印尼进口镍中间品约100万吨,过去走海运到沿海港口,再转汽车到荆门,周转时间长、成本高。湖北港口集团主动服务,开通了阳逻港至印尼拉博塔港的直达航线,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运费数百万元。
港口矩阵推进散改集之后,唐家渡港开通了黄冈-阳逻-广东湛江、四川广元的铁水联运通道,开辟了河南、武汉、广东的公水、铁水联运通道,为企业降本15%。
宜昌枝城港建成铁水联运一期工程后,一年服务地方产业约40亿元。三江港利用长江班列、中老铁路,将货物运输到老挝,全程采用一箱制和一单制。
截至目前,湖北港口集团已开通多式联运通道111条,其中阳逻港有71条,覆盖国内长三角、川渝、东北、粤港澳等主要城市群,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稳定高效的“江海直达、水铁联运、水水中转”联运体系,成为中西部地区最佳“出海口”。
(支点财经记者 袁阳平 郑玮 / 通讯员 叶艳艳 徐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