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钓起一条青鱼,赵宗林(左)过来帮忙。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晓君 摄)
扫码看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凯 陈义超
通讯员 熊向华 皋香
“今日入塘青鱼、草鱼、鳊鱼各1000斤。”
8月30日下午,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长岭村的山坳里,岭秀国际垂钓中心混养塘边围满钓友,垂钓中心负责人赵宗林一边招呼工作人员放鱼,一边帮粉丝拍照。
48岁的赵宗林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人,早年在贵州做建筑工程,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
广东、江苏、湖南、河南、山东……10年间,赵宗林几乎跑遍全国各大钓场。
起初,赵宗林钓鱼只为消遣,后来他发现,很多城市的钓场远离城区,且没有一个综合路亚、混养、竞技、巨物等形式的钓场。为了切换钓点,很多钓友的精力都浪费在路上。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从鱼塘里,“钓”一条不一样的“鱼”。
爱好做成生意,原来处处是学问
2022年,赵宗林与朋友共同投资建钓场:“现在钓鱼爱好者越来越多,如果交通方便、环境舒适,又能过足钓瘾,肯定不愁生意。”
他摊开地图物色场地,要求场地达100亩以上,且距离城区不超过20公里。
很快,点军区宜长大道旁、离城区不到10公里的一个山坳,被他一眼相中。
2023年底,钓场开建。在外人看来,钓鱼无非是拿着渔竿、看着鱼漂等鱼上钩,但实际上,要做成一门生意,却“处处是学问”——
钓鱼圈里,有人喜欢钓青鱼、草鱼之类的大体形鱼,有人喜欢钓鲫鱼、鲤鱼等小体形鱼,有人喜欢用拟饵,以路亚的方式钓攻击性鱼种,还有人喜欢竞技比赛。更资深的钓友,会在不同钓鱼场景中来回切换。
为了让钓友们“想怎么钓都行、想钓什么都有”,赵宗林谋划了9个池塘,4个竞技塘、2个混养塘、2个巨物塘和1个路亚塘,占地110亩,总投资过千万元。
谁知池塘刚挖好,就“翻车”了:湖北省钓鱼运动协会的专家提醒他,池塘朝向不对,不方便看鱼漂。
原来,要想让钓友看清楚鱼漂,在规划池塘朝向时,就要考虑太阳光照和水面反射等问题。赵宗林二话不说,将整个鱼池开挖方案推翻重来,多花了10多万元。
池塘内,鱼的密度与钓友中鱼率成正比。高密度鱼塘不仅对水质要求高,鱼体活性、水氧含量等也需要统筹考虑。
“这池子里有几千尾30斤以上的青鱼,年龄均在5年以上。”赵宗林指着巨物塘说,为了这些“大家伙”,他几乎寻遍省内大型水产养殖场。为了让每一条鱼都不缺氧,他还跑到广东、湖南、江苏等地学习鱼池供氧、调水技术。
以客户为中心,把服务做到极致
今年“五一”,赵宗林的钓场试营业。
“起初一周加一次鱼,现在三天加一次,忙不过来!”赵宗林说,钓场门票价格为100元至900元,时长为5小时到8小时不等,可承接500人规模的各类垂钓比赛。眼下,他每天要接待近百名钓友,就连500万粉丝的网红钓客“鲫鱼大叔”也慕名而来。
考虑到钓客装备多,钓场将大堤设计成两车道,钓友可以直接开车到钓位;夏天光照炙热,钓场便在每个钓位支起遮阳伞;为方便钓友给夜钓灯、手机充电,每排钓位均设有电源插座……
“不管做什么生意,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才能留得住客户。”他说,钓场还打算安装“北斗+”智慧系统,引进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物联网智能电子秤等服务,提升钓场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宜昌市钓鱼运动协会会长李海增介绍,垂钓是个非常有前景的小众创业赛道,仅宜昌市的钓鱼爱好者就有5万人,且有很强的消费带动能力。
村民王坤此前在城区开卤菜店,眼看钓场人气渐旺,他回家开起农家乐。“盒饭、火锅、渔具,钓友需要啥就卖啥,最高一天收入500多元。”王坤很满足。
联棚乡党委书记熊文礼介绍,钓场周边的锦瑟时光农乐园、云松庭院、画上人家等20余家农家乐客流量明显上升,“赵老板还和村里谋划,打算征集农户闲置房屋,改造为民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