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产品硬实力+通道新优势+政策强支撑!看襄阳如何打破内陆外贸困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14:19 来源: 汉水襄阳

2025年以来,襄阳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以“产品硬实力+通道新优势+政策强支撑”的组合拳,在全球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第137届广交会40家企业斩获1.63亿元成交额、意向订单2.6亿元;铁海联运发运量同比猛增143%;东风纳米01获越南36个月免检资格,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激增895%……

一系列数据背后,是“襄阳造”从区域产品向全球商品的跨越,更是这座老牌工业城市开放发展的生动实践。

新能源汽车“挑大梁”

成外贸出口“核心引擎”

▲东风纳米襄阳工厂总装车间,每两分钟下线一台纳米01(资料图)

作为襄阳支柱产业,汽车及零部件板块在2025年外贸战场持续领跑,尤其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让“襄阳智造”成为全球采购商的优先选择。

▲腾龙汽车即将发往海外的12米大巴(资料图)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襄阳汽车及零部件板块表现尤为抢眼,占一期成交额的71.9%,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力军”。其中,襄阳腾龙汽车有限公司携多款新能源商用车亮相,凭借车身轻量化、整车能耗低的核心优势,吸引中亚、南美采购商驻足咨询,最终成功拿下埃及、阿拉伯、尼日利亚客户350万元意向订单,凸显襄阳在汽车产业链中的新能源技术优势。

▲今年1-8月,奕派科技襄阳工厂的纳米01产量达到了38100余辆(资料图)

东风系企业的出口表现同样亮眼。东风奕派科技有限公司襄阳工厂生产的东风纳米01,不仅赢得国内市场青睐,更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8月20日,东风奕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奕派科技)襄阳工厂迎来喜讯——越南权威质检机构签署COP(出口产品生产一致性)审核报告,东风纳米01获颁为期36个月的免检通行证。这意味着未来3年,该车型出口越南时无需逐批重复检验,通关时间将从“按月计算”缩短至“按天甚至按小时计算”,彻底解决了出口效率瓶颈。

产量数据进一步印证市场热度:今年1-8月,奕派科技襄阳工厂的纳米01产量达到了38100余辆(其中出口12150辆),同比增长78%。进入“金九银十”产销旺季,工厂正全力冲刺高产目标,为全年外贸出口筑牢产能基础。

传统产业“焕新颜”

高附加值+新赛道打开增量空间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资料图)

面对全球消费升级趋势,襄阳传统产业不再依赖“低成本竞争”,而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在细分赛道抢占先机,老产业玩出了“新花样”。

纺织业转型“品质化”。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作为襄阳纺织业代表,在广交会上跳出“传统工装面料”的单一标签,重点展出锦纶66面料、阻燃防静电面料、舒适易打理服装面料、功能膜复合面料等多款功能性防护产品。这些贴合工业安全、高端服饰需求的面料,吸引了“一带一路”多国客商关注,成为传统纺织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新抓手”,也印证了襄阳纺织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品质化转型的成功。

▲鼎呱呱厨具包装车间生产线(资料图)

县域企业闯出“新天地”。老河口市的湖北鼎呱呱厨具有限公司,5年前还蜗居乡镇旧厂房,如今已成长为国际厨具市场的“黑马”。其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创新——独创的等离子喷涂技术,让锅具寿命延长至普通产品的10倍,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的成果,成为打开欧美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在第137届广交会上,鼎呱呱不仅斩获300余万美元即时订单,更与英皇国际有限公司达成总额3000万美元的战略合作意向;同时,企业还与武商集团达成内贸合作,实现“外贸+内贸”双轮驱动,今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500万美元。

“新鲜血液”打响“当头炮”。初次参展广交会的湖北卧龙神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小麻花、猫耳朵等中式休闲糕点,成功打入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市场。连同湖北龙运汽车配件、襄阳市力智科技等首次参展企业,襄阳新参展群体共斩获俄罗斯、喀麦隆、埃塞俄比亚等多国意向客户,累计意向成交额超3000万元,为襄阳外贸注入“新鲜血液”。

物流通道“破梗阻”

铁海联运织密全球供应链网络

▲襄阳,已成为重要内陆物流交通枢纽(资料图)

外贸出口的“加速度”,离不开物流通道的“硬支撑”。今年以来,襄阳持续优化国际物流布局,以铁海联运为核心的通道体系不断升级,让“内陆港”变身“出海口”。

发运量实现“爆发式增长”。据市商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襄阳国际物流通道发运量大幅上升,襄阳-宁波、襄阳-南沙、襄阳-厦门3条通道发运量达2164标箱,同比增长143%。从发运通道来看,襄阳-宁波铁海联运通道作为已稳定运行14年的对外物流的“主动脉”,发运1254标箱;襄阳-南沙铁海联运通道紧随其后,发运894标箱;襄阳-厦门铁海联运通道虽刚起步,也已实现16标箱发运,三大通道共同构成襄阳外贸物流的“黄金网络”。

▲“襄阳—厦门—东南亚”国际铁海联运专列在襄阳刘岗铁路货场首发

新通道打通“南向出口”关键节点。8月31日,“襄阳—厦门—东南亚”国际铁海联运专列在襄阳刘岗铁路货场首发,专列满载66个标准集装箱货物,在襄阳集结后,经铁路直达厦门港,随后换乘海轮扬帆起航,出口至东南亚国家。该通道依托“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大幅压缩中转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时有机整合了中原腹地的货源优势、襄阳的交通枢纽优势、厦门港的口岸优势,以及东南亚的市场需求,形成“1+1>2”的共赢局面,为襄阳乃至周边地区货物出口东南亚搭建了高效便捷新路径。

目前,襄阳已稳定开行“襄阳-宁波”“襄阳-南沙”两条铁海联运通道,正加紧推动“襄阳-厦门”通道常态化发运,未来将进一步服务RCEP协议下的城市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市场,为襄阳外贸增长持续注入动力。

政企协同“强保障”

全周期服务护航企业“走出去”

襄阳外贸的亮眼成绩,不仅源于企业的自主突破,更离不开政府“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从展位协调到用地保障,从政策扶持到市场对接,全生命周期的帮扶体系,为企业出海扫清障碍。

▲鼎呱呱厨具包装车间在紧锣密鼓生产(资料图)

“急企业之所急”解决实际难题。老河口市在鼎呱呱厨具发展过程中,多次主动靠前服务:主动协调广交会展位,疫情期间包机赴欧拓市场,帮助企业拿到“叩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智能产业园建设时,政府专班3个月内完成17项审批流程,连夜解决高压线迁移难题,推动项目提前两个月开工;同时设立200万元技改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引入50台六轴机械手、AGV无人搬运车等智能设备,助力其实现“单线产能提升300%、不良率降至0.5%以下”的突破。

“搭平台促对接”拓展市场空间。今年以来,市商务局以“链式思维”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市场拓展深度融合,先后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已成功举办5场资源对接会,累计组织200余家企业参与,逐步构建起常态化、精准化的企业出海服务体系,有效助力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精准捕捉新兴市场发展机遇。9月更是搭建对俄产业出海平台,邀请专家解读俄罗斯市场准入规范、消费趋势,现场解答企业在物流通关、跨境结算、产品认证等方面的疑问。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也为外贸增长“添柴加薪”。今年上半年,我市对金砖国家进出口总值达41.7亿元,同比增长60.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9.5%;对中亚五国进出口表现尤为亮眼,总额4.5亿元,激增895%,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拓展潜力;对非洲国家进出口总值达24.1亿元,增长55.1%,外贸新兴市场布局持续优化,展现出强劲的外贸发展新动能。

从广交会展台上的“订单丰收”,到铁海联运专列的“鸣笛出征”;从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圈粉”,到传统产业的“焕新突围”,2025年的襄阳,正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用“智造实力”改写内陆城市外贸格局。

未来,随着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产业优势的持续巩固,“襄阳造”将在全球市场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