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金强)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孝感市孝昌县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构建人民满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核心目标,立足县域实际,聚焦四大关键领域推动服务转变,已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236个,群众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公共法律服务成为孝昌法治建设的鲜明标识与民生保障重要力量。
聚焦顶层设计,推动“分散建设”向“系统集成”转变
孝昌县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平安孝昌、法治孝昌考核体系,以“一体化”思维破部门壁垒、统资源力量,确保建设“方向准、落地实、长效稳”。
健全机制明路径。成立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牵头、县司法局负责、23个县直部门及14个乡镇(区)参与的领导小组,制定《孝昌县“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孝昌县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标准(2023-2025年)》,明确“三年建成覆盖城乡、均等普惠、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总目标,细化“平台建设、队伍培育”等15项重点任务,形成“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闭环推进机制。
压实责任强保障。将体系建设纳入乡镇(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清单、县直部门法治考核指标,实行“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协同抓的责任体系。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机制,县委依法治县办联合县司法局定期督导,对滞后单位约谈提醒,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任用挂钩。2024年以来,开展专项督查4次、推进会3场,解决平台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问题12个。
标准引领提品质。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出台《孝昌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统一规范县中心、14个乡镇(区)工作站、219个村(社区)工作室的功能、人员、流程、制度,明确“组织、人员、工作、责任、保障”五到位,实现“事项、标准、程序、方式、纪律”五统一。目前,所有实体平台均配专职人员或法律顾问,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规范化达标率100%。
聚焦资源下沉,推动“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针对农村面积广、外出务工人员多、企业需求多元的特点,孝昌县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构建“县有中心、乡有站点、村有工作室”三级服务网络,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打造“枢纽型”县级平台。升级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法律援助、公证、律师等功能,设“涉企服务专窗”“老年人绿色通道”“农民工维权岗”,配智能查询终端、远程视频设备,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中心每周安排2名律师、1名公证员坐班,每月组织1次“法治体检”进园区,2024年以来接待咨询1000余人次,办法律援助120件、公证80件。
建强“一线型”乡镇站点。14个乡镇(区)工作站推行“1+N”人员配置(1名专职司法行政干警+N名律师、调解员等),明确“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指引”核心职能,并结合产业设特色服务:周巷镇(苗木之乡)设“苗木产业法律服务岗”,小河镇(文旅名镇)设“旅游纠纷调解室”,开发区设“企业法律服务联络点”。2025年上半年,乡镇工作站化解纠纷1200余件,提供企业咨询320次。
激活“家门口”村级工作室。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219个规范工作室,聘法律顾问每月坐班不少于4小时,配“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各1名,推行“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帮”模式。针对留守老人、儿童多的情况,每月开展“法治宣传进农家”,提供上门咨询、代申请法律援助;对偏远山村,用“微信群答疑+电话随访”延伸服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聚焦需求导向,推动“单一服务”向“多元供给”转变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与企业发展需求,孝昌县创新服务产品、拓展领域,构建“普惠化+个性化”供给体系。
构建“五大体系”夯实基础。打造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实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公益性基础法律服务、法律服务市场监管“五大体系”,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益服务等“四项制度”,依托“12348”热线、湖北法律服务网,推动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实现“线上咨询秒响应、线下服务全覆盖”。2024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450余场,发资料12万份;化解纠纷1800余件,成功率98%。
推出“特色项目”精准服务。针对不同群体打造“一群体一品牌”:面向未成年人,组“法援护苗公益律师团”,2024年开展“法治进校园”32场,覆盖2.8万学生;面向老年人,设“离退休干部法律服务工作站”,办涉老法律援助86件;面向企业,组“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团”,为23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服务,避风险15起、挽损800余万元;面向农民工,开展“春雨行动”,2024年追薪120余万元。
引导“社会参与”壮大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行政委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与5家律所合作,派32名律师任村(社区)法律顾问;招200名“法律志愿者”,组“普法宣传队”“矛盾调解队”;联合工商联、总工会等,建“涉企纠纷调解中心”“妇女儿童维权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格局。
孝昌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企业认可”为检验标准,优化流程、创新服务,让公共法律服务更有温度与效率。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公证、法律援助领域推“减证便民”:实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取消12项不必要证明;推“互联网+公证”,2024年办线上公证68件;落实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承诺制”,将涉农事项纳入援助范围,简化流程实现“申请即受理、受理即指派”。2024年以来,法律援助案件时限缩短3个工作日,满意度99%。
主动“护航企业发展”。针对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文旅等主导产业,开展“法企同行”:组织律师入企“法治体检”,帮完善制度、审合同;在开发区设“企业法律服务联络站”,提供“一对一”咨询;建“涉企纠纷快速化解机制”,联合法院等实行“优先调解、立案、执行”,2025年化解涉企纠纷25起,省诉讼成本60余万元。同时,对接市司法局、涉外律所,为企业涉外业务提供服务。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农村交通不便,推“流动法律服务”:组“流动服务队”每月入偏远乡村“赶大集”,现场办业务;用“掌办通”小程序推常识、开线上咨询,2024年解答1200余次;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累计办公证、法律援助130余件。
下一步,孝昌县将优化平台建设打造“10分钟服务圈”、创新服务产品、加强队伍培训,构建更高水平、人民更满意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