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省直快讯

武汉“十四五”对外开放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21:0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徐蕾 )9月28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 “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市场枢纽篇。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力军在会上介绍,“十四五” 以来,武汉市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对外开放成绩单。

微信图片_20250928204159_12_23.jpg

货物贸易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十四五” 期间,武汉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达 10.5%,2024 年规模首次突破 4000 亿元大关,增速在全国 19 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武汉积极引进和培育了长江国贸、湖北楚象等 11 家供应链平台,全市有外贸实绩企业超 4000 家,其中规模百亿企业达 9 家。同时,武汉不断拓展多元国际市场,与东盟及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进出口占比分别提升至 22.5% 和 43.1%。凭借突出的表现,武汉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的 10 个城市之一。今年 1-8 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 17.1%,增速位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位。

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蓬勃发展

全市服务贸易年均增长 14.8%,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 22%,规模均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一。武汉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连续举办 3 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成功创建 5 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 4 个省级服务外包园区,培育出 130 余家重点服务贸易企业。其中,龙头企业烽火通信的业务已拓展至全球 100 多个国家,累计输出 30 多项技术标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领军企业。

数字贸易成为武汉对外贸易的新亮点。武汉积极发展数字服务贸易、数字技术贸易和数字产品贸易,建成了 8 个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数字服务进出口占全市服务进出口比重达到 45%。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的建成和推广应用,为全省企业提供了便捷的 “出海” 服务,该平台上线功能应用 80 余项,汇集了全球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和港口信息,链接海外仓 461 个,服务企业近万家。此外,武汉跨境电商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高达 48.3%,并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 “成效较好”。

开放通道与枢纽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依托 3 个国家一类口岸和 9 类 13 个指定监管场地的优势,武汉加快构建 “铁水公空” 多式联运体系,打造 “三条丝绸之路” 重要枢纽节点。陆路方面,武汉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开行超千列,通达欧亚大陆 40 个国家、120 个城市。水运方面,阳逻港的近洋航线直抵日韩和东南亚,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空运方面,天河机场开通 21 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出入境旅客规模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一。同时,武汉联动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打造光谷货站,天河 — 花湖 “双枢纽” 货邮吞吐量超百万吨,位居中部第一。武汉还率先实施了 “内河运费扣减”“直装直提”“先查验后装运” 等首创性改革举措,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在枢纽平台建设方面,“十四五” 期间,武汉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武汉片区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 14.9%,累计 13 项经验面向全国复制推广,141 项入选湖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武汉经开区获批湖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三大综保区进出口额年均增长 29.6%,2024 年达到 1137.6 亿元,东湖综保区跻身全国及中部地区 “双 A” 类综保区。

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十四五” 以来,武汉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累计达 636.6 亿美元,近两年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完成营业额累计 243.46 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仅次于深圳)。6 家企业跻身中国对外承包工程 100 强,成功打造了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和 “小而美” 民生项目。武汉还新增了 6 个省级以上境外经贸合作区,设立 7 个境外经贸合作处,不断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在全球 70 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投资。

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力军表示,面向 “十五五”,武汉将紧紧围绕全省支点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枢纽提能战略,着力打造多元畅通的全球贸易网、互利共通的开放合作网、协同融通的区域协作网和全域联通的立体通道网。武汉将不断增强开放辐射力,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高水平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在新时代的开放浪潮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