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省直快讯

在江汉,恒润科技用“AI”为民生“画”了条就业线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17:3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 黄康 通讯员 陈江祺 方翔文)清晨的新洲区凤凰镇,闲置多年的何田小学旧址传出清脆的键盘声,村民们正专注标注自动驾驶数据;江汉区的实训基地里,听障学员阿浩戴着助听设备,指尖在简化版标注系统上灵活滑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上,企业工程师正对着真实项目演示操作,把产业需求搬进课本……这些跨越城乡、连接校企的鲜活场景,都源自一家被武汉市数据局列为高成长性标杆的全国资企业——武汉恒润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润科技)。

图片11.png.png

这家今年1月才在江汉区落户成立的企业,虽诞生尚不足一年,却交出了亮眼答卷:不仅在“盘活国有资产、助力民生就业、深化校企合作”的赛道上步履坚实,更凭借精准的业务布局创造了五千万元营收,以实干兼具的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成为区域内备受关注的新生力量。

腾笼换鸟:老厂房变身“新引擎”,新生企业的盘活智慧

恒润科技的办公区藏在江汉区一处翻新后的工业厂房里。推开玻璃门,原本荒废五年的老旧空间已彻底焕新:5000平方米的厂房被划分成数据标注区、技术研发区和学员实训区,崭新的电脑阵列整齐排列,墙面上的工业风涂鸦鲜活亮眼,与随处可见的岗位培训流程图、学员成长案例展示板相映成趣,处处透着实干赋能就业的活力。

图片21.png.png

图片31.png.png

改造前后对比

“刚拿到厂房钥匙时,地面全是油污,窗户玻璃碎了大半,不少人觉得改造起来费时费力。”恒润科技总经理李飞介绍,“但我们是国资背景企业,盘活闲置资产本就是责任。从设计到完工只用了60天,现在这里每天有100多名员工办公,还能容纳300人同时开展实训。”

改造过程中,恒润科技特意保留了厂房的旧钢架结构,既节省了改造成本,又留住了工业记忆。“以前这片厂区冷冷清清,下午五点后就没人影了,现在下班时间全是年轻人说说笑笑地出来,周边小卖部的饮料都比以前卖得快。”负责厂区物业的保安大爷笑着说。据江汉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恒润科技的改造模式已成为区域国有资产盘活的参考样本,目前已有10多个企业主动对接,希望复制类似经验。

国企联村:自主搭起的“就业桥”,让乡村日子有了新奔头

“做业务,得跟老百姓需求贴在一起。”恒润科技总经理李飞常说。他们在新洲区凤凰镇的国企联村项目,是团队下乡调研时,发现村民们守家想挣钱却没机会,主动找上门的合作。

如今的凤凰镇何田小学大变样:斑驳门窗换成亮玻璃,杂草院变整洁,教室里新电脑排得整齐,墙上贴着村民手写的标注心得,工作人员正弯腰教村民们用鼠标。谁能想到,两个月前这里还是锁门落灰的闲置校舍?

图片41.png.png

图片51.png.png

“第一次来就琢磨,盘活这地方,既能让老校舍‘活’,又能帮村民找出路。”李飞记得,镇干部一句“大家不是不想干,是没人带、没机会”,更坚定了他们的想法。

之后一个月,恒润科技自掏腰包拉来100套电脑桌椅,派工程师调试网络,找人把校舍墙面刷白净;培训从开关机教起,连鼠标操作都细讲,14天后当场考核,合格者当天就能上岗。“合格学员上岗后一台电脑、一方桌案就可以完成数据标注工作任务,学员可以实现居家就业,尤其适合宝妈居家带娃上岗。”凤凰镇相关负责人员提及此事满是认可。

图片61.png.png

凤凰镇恒润科技员工刘琴现在每天骑电动车去基地,笑容常常挂在脸上。此前作为全职宝妈,她直言找工作时碰到不少难题:工作与育儿时间冲突、求职技能不足、职场对育儿女性有偏见,通勤耗时也让人头疼……而现在在家门口做数据标注,中午还能回家给孩子做饭。“起初我连鼠标都握不稳,老师教了三天才会,现在还能帮新姐妹看标注对不对,算个‘小老师’了!”刘琴指着屏幕,眼里发亮,“现在时间自由,能挣钱还不影响陪孩子、照顾老人,结识了很多伙伴,没有与社会脱轨的焦虑感。”

图片71.png.png

目前凤凰镇已有30名村民上岗,大半是留守宝妈。恒润科技还设“弹性工时”:要接送孩子、照顾老人能提前下班,没做完的任务可带回家做,月底工资一分不少。“日子踏实多了,能挣钱还不用和家人分开。”刘琴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就业帮扶:把机会送到身边,让每个人都能发光

周三下午,江汉区唐家墩数据标注工作站里很安静,只有键盘敲击的轻微声响。28岁的阿浩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2D图片拉框标注”任务,他戴着适配的高清助听设备,手边放着用于沟通的手写板,偶尔抬头与身旁的培训老师对视,对方会通过手写板写下操作提醒。

阿浩有听力障碍,此前找工作时总碰壁,“之前上班,因为听力问题没法正常和同事沟通,只能靠手机打字或翻译,连电话都没法接”,初到工作站培训时,他还带着明显的不自信。而恒润科技成立后,便主动对接江汉区残联,在了解到特殊人群就业难的痛点后,专门为他们开发了简化版标注系统——不仅把复杂的操作指令做成图文手册,精简操作流程,还特意采购了手写板和相关设备,帮特特殊工作者们打破沟通与操作的“双重壁垒”。

如今的阿浩早已褪去局促,不仅能独立高效完成标注任务,还会主动帮新学员检查标注错误。“有了这些设备,沟通比以前顺畅多了,能在手写板上写关键词交流,工作也都是电脑上简单的鼠标操作,不用多说话,能专心做事”,说起现在的状态,他指尖在鼠标上轻轻滑动,眼里满是踏实。

图片81.png.png

“我们不搞‘象征性招聘’,每个岗位都有真实的业务支撑,让大家靠自己的能力赚钱。”李飞介绍,目前江汉区已有32名特殊人群通过培训上岗,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退役军人宋晨恒则通过企业举办的专项培训班,找到了人生新方向。25岁的宋晨恒曾服役2年火箭军,去年退伍后因“技能断层”,应聘过多种职业,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方向。“从军营到职场,得换身份认知、换技能适配,还要从‘听命令’变成‘主动做’,一开始特别不适应。”宋晨恒说。

图片111.png.png

恒润科技主动联系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设免费AI技能培训班。培训期间,老师帮他重构身份认知、打破固有惯性,重新建立职场信心,还发掘出他在部队练就的理解能力、总结能力优势。如今宋晨恒已是一名数据标注员,能快速归纳工作错误、避免失误,学习新技能也快,月薪稳定:“公司的员工关怀和团建活动,让我感受到和部队类似的归属感、安全感,特别暖心!”

据介绍,恒润科技已开展3期公益培训,帮助25人实现就业,其中自主对接的特殊群体、退役军人占比达60%。

校企合作:把课堂搬进产业,让学子少走弯路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教室里,午后阳光洒在电脑屏上。恒润科技工程师对着真实标注平台演示:“护栏标注差1毫米,都可能影响算法。”讲台上没有理论PPT,只有实时刷新的业务数据;学生围坐记录,遇疑随时提问。大三学子余淑甜边记笔记边感慨:“学校虽有人工智能专业,但‘AI数据标注’这类产业实操内容,课堂只讲基础概念。真正参与实训、上手真实项目,才能摸清操作逻辑和行业需求,和课本上学的完全不一样!”

作为成立不到一年的企业,恒润科技不仅深耕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还主动对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长江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构建多校联动模式。“要打破教学与产业脱节,让学生技能对接职场。”李飞说,企业每次对接都带项目案例、岗位清单,甚至开放标注平台权限,拒绝“纸面合作”。

图11片1.png.png

合作中,恒润派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将抽象理论换成自动驾驶标注、语音转写等真实场景;院校腾出实训教室,配齐同步设备,让学生上课工具与未来工作一致。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反馈:“引入真实项目后,学生课后主动要练习任务,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目前,余淑甜已经在恒润科技实习、工作近半年,这段时间里,她充分参与了自动驾驶数据的2D拉框工作,在数据标注的工作规范、技能和质量要求上,得到了全面学习,已经可以胜任质检的工作,不仅自己能独立的完成数据任务,还能指导其他的小伙伴提高数据质量。企业导师的指导更是让她受益良多:“在实习期间,不仅有技术规范上的指导,更有导师一对一带教,锻炼了我严谨的工作态度。”现在的余淑甜对未来充满期待,“这对我以后继续做数据标注很有帮助,如果有机会,我特别想毕业后留在恒润科技——我太喜欢公司的环境和氛围了。”

目前,恒润科技已与3所高校共建5门实践课,培养一百五十余名学员,13人通过推荐进入腾讯、商汤科技等企业实习或就业,真正实现“在校学技能、毕业即上岗”。

“成立时间短,更要抓紧干实事。”李飞站在厂房的旧钢架下,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晚风拂过保留着工业痕迹的墙面,“明年我们计划再建5个乡村基地,再帮300人找到工作——新生企业的价值,从来不是成立多久,而是暖了多少人心。”


【责任编辑: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