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十一期间,大冶市天鹅礼宴中心,挂满红绸的大厅弥漫着桂花香。藏族姑娘索朗卓嘎戴上凤冠,穿上绣有并蒂莲裙摆的凤冠霞帔,眼里满是欢喜。“以前总听长辈说‘缘分天定’,而我的缘分是‘岗位’牵来的。”她笑着转头,正好对上一旁的新郎郑自国的目光。2025年国庆节,这对在劲牌相识相知的藏汉青年正式结为夫妻。至此,劲牌已有2对藏汉员工喜结连理。
从山南到湖北,她遇到热情的大哥哥
“当时只知道在黄石有好工作,没想到我会把心也留在这里。”2021年深秋,21岁的索朗卓嘎攥着黄石“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的通知书从西藏山南赶赴湖北,成为劲牌公司枫林酒厂的检测员。
土生土长的大冶小伙郑自国是厂里的生产信息员。初见这位藏族女孩,小伙眼前一亮:“她的笑容像高原阳光一样灿烂。”
热情的郑自国周末常约索朗卓嘎一起逛黄石的大街小巷,两人很快熟络起来。“他像个大哥哥,把我照顾得很好。”索朗卓嘎说,考虑到自己不吃海鲜,在两人外出聚餐时,男孩总会提前叮嘱店家“避开鱼虾”。在她感冒发烧时,也是男孩一下班就赶紧买药。
2023年初夏,在磁湖的晚风里,面对郑自国的告白,索朗卓嘎笑着点头。
跨越3000多公里的缘分,在黄石扎了根。
“恋爱日历”写下800多天的甜蜜日常
去年7月,索朗卓嘎带着郑自国回西藏见家长。
索朗卓嘎的父亲提前赶到拉萨接人,还精心备好酥油茶和糌粑。“叔叔拉着我的手说‘黄石是个好地方,你要好好对卓嘎’。”郑自国至今记得当时的感动。
在黄石,郑自国的父母把索朗卓嘎当成自家姑娘。“以前,家里人过生日,就是简单吃顿饭。卓嘎来了之后,一家人会提前准备鲜花和礼物,把家里气氛搞得特别热闹。”郑自国的母亲笑着说。
今年2月,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两人在西藏自治区错那市领取了结婚证。
在郑自国的手机里,存着一个每天都在更新的“恋爱日历”。就在两人结婚的那一天,小伙在日历里写道:“到婚礼这天,是我们在一起的第836天。”
藏汉夫妻向新人送祝福
婚礼现场,还有一对特殊的客人——同是劲牌员工的柯常山与格珍。格珍同样是通过就业援藏于2021年加入劲牌,并在工作中与柯常山相识相知,两人已于2024年元旦喜结连理。
“看到卓嘎结婚,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特别开心。”格珍说。“公司就像一座桥,不仅让我们事业起步,更让我们遇见相守一生的人。”从新手到技术骨干,从一个人到一家人,卓嘎和格珍的经历正是劲牌“员工友好”理念的生动写照,也是黄石就业援藏“黄石模式”的持续深耕。
2020年,援藏干部发现山南地区就业压力大。不久后,第一趟载着35名山南青年的“援藏就业专列”开进黄石,迎接他们的是劲牌公司等企业。
在劲牌,这样的佳话并非偶然。索朗卓嘎说,劲牌公司给他们安排了双人宿舍。“公司里有许多藏族同事,大家像一家人一样,过节时会一起做藏面、跳锅庄舞。”郑自国的“恋爱日历”记录下两人的点滴甜蜜,也见证了劲牌大家庭对这段姻缘的温暖守护。
这几年,黄石将藏族大学生纳入“新黄石人”计划,推出17项政策保障就业、创业和安居。截至今年7月,已有273名藏族大学生在黄石就业。
婚礼上,黄石市委统战部、黄石市人社局、黄石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相关领导纷纷送上祝福,并送上一幅大冶刺绣的题词“千里姻缘就业牵,民族交融情谊长”。
索朗卓嘎牵着郑自国的手,望着台下的藏族同胞和黄石亲友,眼眶湿润:“我从山之南来到湖之北,不仅有了工作,还有了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