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郑鉴峰 费留灿)近日,黄梅龙源石膏有限公司矿用高水充填材料乙料生产线正式落成投产。这条凝聚技术突破的新产线,不仅破解了传统矿山充填作业的行业痛点,更标志着黄梅石膏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前矿山充填,又要扛料又要等凝固,效率低还不安全。我们的新材料2小时就能固结,还能远距离泵送,大大减轻了工人负担!”站在新产线旁,黄梅龙源石膏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钱同胜拿起一块材料样品介绍。
据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矿用高水充填材料,是新型双组份无机材料,具备快速固结、含水率高、材料消耗低等优势,能有效解决传统充填工艺“施工复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难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材料的“高残余强度”和“恒阻”特性,使其适配充填开采、空巷充填等多种工程场景。
“比如井下空巷充填,用这种材料能牢牢支撑围岩,降低坍塌风险,同时减少井下运输量,帮矿山节省不少成本。”公司总经理熊柳补充道,产品在研发阶段就已得到市场认可,此次发往山西长治的首批订单,正是矿业企业对其性能的充分肯定。
作为黄梅石膏产业的龙头企业,龙源石膏的发展轨迹,折射出黄梅县域特色产业的升级路径。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亿元,拥有约5.872亿吨石膏资源储量;2023年3月,平煤股份增资7亿元成为控股股东,为企业注入“智能矿山建设+新材料研发”的强大动能——不仅建成新材料研发中心,还打造三条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2023年,公司成功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示名单。此次新产线投产,更是推动企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向上依托平煤股份平台强化技术研发,向下拓展矿山充填、建筑材料等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们一期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达30亿元,能带动500人就业。”钱同胜表示,新产线将成为企业拓展全国市场的“新支点”,未来计划将产品推广至河南、陕西等矿业大省。
新产线的顺利投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保驾护航”。为保障龙源石膏重点项目推进,下新镇成立专项服务专班,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解决用地、用工、基础设施配套等实际问题,用“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
“从项目备案到用地审批,镇里全程帮我们跑手续;建设期间缺工人,又协调周边村组织劳动力对接。”熊柳对下新镇党委政府的服务赞不绝口。
“石膏是黄梅的优势资源,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好平台、做好服务,让企业放心创新、安心发展。”下新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落实惠企政策,支持龙源石膏等企业深化技术创新,推动黄梅从“石膏资源大县”向“石膏产业强县”跨越,让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