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荆门新闻 > 荆门滚动播报

京山市新市街道荷花堰村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本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1日16:2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赵文卿、黄希)秋末冬初,自京山城区向东北方向驱车十五分钟,京山市新市街道荷花堰村便在绿意中显现。

作为京山美丽乡村标杆,荷花堰村内图景鲜活:柏油路串起农户,庭院花草繁盛,田间瓜蒌长势好,廊亭内村民闲谈,满是安居惬意。从“一处试点美”到“全域处处美”,从“环境蝶变”到“生活提质”,荷花堰村的蜕变藏着乡村振兴密码。

荷花堰村泮池公园   通讯员供图

以前的荷花堰村,村西头灌溉渠是全村“心病”——沿岸垃圾堆积,塑料袋随风飘散,雨天污水混秽物漫田埂,村民路过绕行。

改变,就从整治这条“垃圾沟”开始。党员干部们带头挽起裤腿清淤、运垃圾,争取项目资金,用于修建护栏、栽种垂柳、铺设步道。当浑浊的渠水变清,岸边格桑花随风摇曳,这个曾经人人避之不及的角落,成了老人摇扇遛弯、孩子追逐嬉戏的“网红打卡点”。

这处“微改造”如石子入池,在村民心中激起千层浪。“干部干、群众看”的僵局被打破,村民自发组建管护队、拟定《门前三包公约》,老党员胡文秀捐月季、编竹篾篱笆扮靓家园。昔日“脏乱差”角落已成口袋公园、生态小径,美景沿沟渠蔓延全域。

环境蝶变后,如何让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价值”?答案藏在村里的老房农田与荒坡间。“闲置民居就是我们盘活资源的首块‘试验田’!”荷花堰村党支部书记陈勇指着翻新民居说,村里坚持“微改造、保风貌”,保留土坯墙、老木梁等乡土元素,将闲置民居升级为民宿与农家餐馆。如今,昔日无人问津的土坯房挂起招牌,吸引城里游客来学农耕、品乡味,沉浸式体验田园生活,既留乡愁,又搭起城乡融合桥梁。

闲置土坯房变成乡野民宿,农田与荒坡蜕变为“增收园”,吸引游客体验农耕、品农家菜;农田建起观光栈道,稻田与青山相映,夏日荷花盛开,油纸伞廊道别有韵味,每日上百名游客打卡,摄影爱好者定格美景。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费,还能在民宿、基地务工增收。

此外,村集体牵头天浩农业合作社,流转5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及特色作物。村民以地入股,每亩年租金650元,年增收32.5万元;村集体出租厂房年收入5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近年来,京山市新市街道荷花堰村以“垃圾沟”改造为突破口,通过旧村落焕新、三级管护机制实现全域美化,进一步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以精准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