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油菜是湖北主要油料作物,产量连续30年位居全国前二。一株油菜,如何为新时代鱼米之乡“加油”?
11月22日,阳新县白沙镇巢门村油菜田,一场接地气的田间课堂热闹开讲——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肖本木细致讲授田管技巧。各地因苗施策,促弱控旺,搭起丰产苗架。
用科技优势弥补气象劣势,促科技潜力转化丰收场景。省油菜办专家坦言,明年夏油可期。
今年秋播,湖北降雨偏多,稻茬田积水严重,油菜播种时间捉襟见肘,仅有两周窗口期。农业部门推进抗湿播种,落实“三沟”配套、药剂拌种等关键技术,采取“水田改旱地”“直播改移栽”“机播改飞播”等方式,超额完成油菜播种任务。

鄂州市汀祖镇杨王村直播1200亩油菜。(通讯员 方仲华 摄)
今年夏收,湖北油菜籽总产首破300万吨大关,达301.4万吨,创历史新高。
丰收来之不易。“多亏专家把脉开方,亩实收油菜籽253.6公斤!”洪湖市涌泉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文说,在油菜生长每个关键期,都有专家送技术到田头。去年秋播,湖北组建以傅廷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和科技小分队,送技术到农田。
丰收成色十足。全国油菜提单产典型案例中,我省推荐的12个案例全部入选,平均亩产263.7公斤。6个品种、3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湖北发展高油酸菜籽油。(资料图片)
11月初,宜都市松木坪镇7D菜籽油智慧工厂投产。智能生产线上,油菜籽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完成精选、提质、压榨、成品打包等工序,形成从原料到商品的完整闭环。
“7D菜籽油加工技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创制。所谓7D,即通过深度精选、微波提质、低温低残油压榨、低温绿色精炼等7道工艺技术后,产出的功能型菜籽油不仅色泽透亮、风味纯正,而且能最大程度地锁住营养,维生素E、甾醇等脂类伴随物保留率达85%以上。目前全国已安装约100条“7D功能型菜籽油生产线”。
我国油菜实现从低产到中产、从中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高产的跨越,油菜加工也从品质型向功能型转变。
湖北充分发挥“双低”、高油酸油菜籽资源优势,结合健康消费新趋势,重点发展非转基因菜籽油、小榨浓香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及7D功能型菜籽油等,引领菜籽油步入高品质时代。

春暖花开,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七彩油菜花竞相绽放。(通讯员 熊利兵 摄)
油菜浑身都是宝。
春季,油菜花发出“金色请柬”,激活乡村旅游,每年湖北油菜花海迎来逾400万人次,金色经济已然绽放。冬季,菜薹又成为餐桌美食。随着硒菜薹、板蓝根油菜薹走俏,恩施州今年发展菜油两用基地5万亩,亩均增收近1000元。今年“双十一”,恩施油菜薹产销对接活动吸引客商现场签约近2000万元。
花用、油用、菜用、蜜用、饲用、肥用……油菜多功能不断被激活,迈进多元增值赛道。
湖北积极打造“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让“湖北菜籽油”飞驰沪蓉高铁,高频亮相展销,融入市井烟火,品牌价值达90.7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481亿元。
眼下,武穴市10万吨菜籽及食用油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正酣,计划短期推出小榨原香产品,中期开发DHA营养强化油、化妆品级茶籽油等精深加工产品,远期拓展生物柴油、植物蛋白等衍生业务,打造华中粮油加工新标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