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情结深愿助力低空经济

波音公司前总工程师 田长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金凌云 通讯员 叶群
“我热爱家乡,愿意为武汉做更多事!”11月24日,美籍华人田长焯专程从美国回到家乡武汉,出席华创会相关活动。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这位近百岁高龄的老人,话语间洋溢着浓浓的家乡情。
“我是汉口人,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时,我在汉口六小读书。”头发花白却思维清晰、健谈爽朗的田长焯回忆说。
田长焯大学主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先在美国从事桥梁设计,1960年敏锐察觉航空产业对全球交通与经济的重要性,他毅然放弃熟悉领域,申请加入波音公司。“别人笑我发神经,30多岁拖儿带女,还要换完全陌生的行业。”田长焯说,“我有信心,就是这种冲劲支撑着我事业的发展。”
从零起步的田长焯,从头学习飞机设计、风洞试验、飞行测试等全流程技术,最终深耕飞机“颤震”(细微振动)领域——这是保障飞机安全的关键技术,因难度极高被业内称为“巫术”,需在新飞机试飞前精准测量,排除安全隐患。凭借钻研与突破,他不仅成为波音该领域首席工程师,还在公司开课授课,改进多项飞机设计,成为行业技术标杆。在波音工作的34年间,他始终坚守“安全、高效、经济”的产品理念,见证了美国航空工业的变迁。
“这次回武汉,我预计待两个月,就是想多为家乡做点事!”虽年事已高,田长焯的家乡情怀依旧炽热。他坦言,多年来一直关注武汉航空领域发展,“只要家乡需要,我会把国外和国内的资源都投进来”。
如今湖北正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田长焯更是充满期待:“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就和国内航空界交往,认识美国成百上千的业内人士,他们都知道我是为家乡做事,肯定会支持。”他还提及弟弟、著名科学家田长霖,表示将延续“民间交流、科教兴国”的理念,全力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
归国18载掰开“卡脖子”的手

锐科激光总工程师 闫大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叶群
“创新报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11月25日,在第二十五届华创会开幕式现场,国家卓越工程师、锐科激光总工程师闫大鹏以《追光筑梦,创新报国》为题,讲述了一段从“技术卡脖子”到“全球领先”的激光产业突围故事。
“中国、美国、德国都已将激光制造列为国家战略,激光制造已成为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核心技术。”闫大鹏介绍。
“2007年以前,中国光纤激光器产业是空白!”闫大鹏回忆,当时欧美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华工科技购买一台10000W激光器要花800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他通过华创会回国,与华工科技共同创办锐科激光,开启冲破垄断突围之路。
如今,锐科激光已实现技术逆袭:相同功率的激光器,价格从800万降至8万,市场规模从“零”拓展到中国光纤激光百亿市场,带动激光装备进入千亿级、激光应用迈入数万亿领域,彻底改写全球激光产业格局。
“光纤激光器是激光制造的‘心脏’,必须掌握核心技术!”闫大鹏带领团队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创新体系。锐科激光在2018年后颠覆国外技术,实现全链条国产化,多项技术国际领先。公司累计获国际专利10件、中国发明专利278件,2018年成为国内首家主营激光器的上市公司。
闫大鹏介绍,锐科激光的产品已深度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在航天领域,助力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关键部件制造;在汽车领域,国内近400家车企实现装备100%自主可控,全球市场份额达38%;在基建领域,突破造船、桥梁制造工艺瓶颈,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提供支撑……
闫大鹏坦言,习近平总书记4次考察光谷、3次听取激光器应用汇报,更坚定了他“追光”的决心:“只要国家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让中国激光在全球更闪耀!”
每次回家乡都能看到新变化

璞华集团董事长 管祥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金凌云 通讯员 叶群
“湖北人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基因,是我们发展的底气!”11月24日,璞华集团董事长管祥红来汉参加第二十五届华创会,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链接海内外资源,助力湖北加快建成链接中国与世界的支点。
“我在天门出生长大,高中毕业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还曾赴日本工作,后来一直跟着北京大学王选院士在方正集团深耕。” 谈及成长与工作经历,管祥红言语间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他带领的璞华集团是从方正集团分拆发展而来,在延续技术基因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媒体IT、国内制造业数智化等赛道颇有建树,已经成为链接海内外产业资源的重要纽带。
管祥红透露,璞华集团在武汉已布局3家公司,有数百名员工。“每次回湖北,都能看到家乡的新变化——城市建设更漂亮、营商环境越来越好、高校实力持续提升,合作也越来越愉快。”管祥红说,“希望带领企业发展与湖北同频共振,在湖北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实现企业自身的成长。湖北机会多、我们有实力,未来期待与家乡的合作能开花结果。”
管祥红介绍,丰富的海外工作经历让他更注重“守规矩、讲规范、重创新、促合作”,如今推动企业发展时,他始终以开放心态链接资源——既联合国外优质企业,也携手国内产业集群,通过“相互学习、组合发力”的方式,开发超越单一企业能力的产品,形成丰富的产品生态,更好服务客户需求。
谈及国内外技术差距,管祥红坦言:“这些年国内外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很多领域已平起平坐,关键是互通有无、发挥各自优势。”他表示,“勤奋、能吃苦、爱学习,这些湖北基因,无论在求学还是工作中都很重要,也会支撑我们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