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纪平
11月25日,义乌市公安局发布通告:9月16日,我局对犯罪嫌疑人王俊凯(男,36岁,浙江省义乌市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一案立案侦查。请案件当事人于2025年12月31日前及时报案登记。

相关截图
“王俊凯被立案侦查”成为不少媒体报道时的标题,流量还杠杠的。大家点开标题后才发现,通报中的王俊凯不是读者认为的那个明星“王俊凯”。
如果这个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嫌疑人,不是与艺人王俊凯同名,媒体会放头条吗?他犯的事值得媒体这么大张旗鼓、争先恐后去报道吗?答案不言而喻。说穿了,就是在搞标题党,想博流量。
我们注意到,不少网友在“受骗”后发出灵魂拷问:没新闻可以报天气预报,怕报不准可以报昨天的。还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不怕艺人王俊凯告你吗?毕竟,如果网友不点开看,恐怕还真有不少人认为是艺人王俊凯出事翻车,造成误导。
标题做得如此“鸡贼”,让人想起了今年4月“范冰冰拿国际大奖”一事。不过,获奖的范冰冰是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而非艺人范冰冰。有网友痛批:标题上加“郑州大学”很难吗?最典型的,莫过于某浏览器推送的“张艺谋老师去世”一文,点进去一看,才知道是张艺谋的老师去世,不是他本人。舆论质疑,加一个“的”字那么难吗?
客观来说,要是加上几个字避免造成误导,恐怕就不会当头条推送了,因为加了可能就没啥流量。只有这样制造悬疑,让受众本能地去点击,十万加、百万加就来了,这可是肉眼可见的诱惑。
天下苦标题党久矣。这些标题的共性就是有时惊悚极端,造成误解和恐慌;有时隐藏关键信息,给受众造成误导;有时含糊不清,让人误解事件原意。不是在标题上加几个字那么难,而是难在唯流量的“心魔”难去。
值得一提的是,“王俊凯被立案侦查”一事,也有不少报道为了避免标题党的质疑,加了限定词。但从根本上来说,不管是推送的位置还是制作的词条,依然摆脱不了标题党的嫌疑。
治理标题党,需要久久为功,不能松懈。有关部门应该及时通报相关案例,形成震慑和警示,以维护网络清朗传播秩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