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武汉公安快破民生案,盗窃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4%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19:49 来源: 湖北日报

通讯员郑成波 肖继如 付冉 周剑波

11月28日,武汉市公安局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聚焦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民生案件,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对传统盗抢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截至目前,全市盗窃类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4%,破案率同比上升42.6%。

江岸民警通过视频追击盗窃工地嫌疑人。

现行快破:“换装大盗”工地落网

“行动,就是他!”11月11日,当嫌疑人汪某再次经过换装,潜入江岸区某工地企图作案时,被正在走访排查的民警当场抓获。

11月8日,江岸区分局接到报警,称辖区一工地接连发生电线被盗案件,损失价值数千元。嫌疑人反侦查意识极强,通过频繁更换服装、伪装成施工人员以混淆视听。新村街派出所随即联合刑侦大队成立专案组,展开深入侦查。

经过连续两天的视频追踪与分析,一名形迹可疑的黑衣男子进入警方视线。该男子常在多个工地周边徘徊,随后便会“变身”为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工装的“工人”混入工地实施盗窃。最终,民警成功抓获汪某,并追回部分赃款。目前汪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据悉,在全市民生案件会战中,武汉公安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结合“雷火2025”等专项行动,健全专业打击体系、完善闭环运行机制,在商圈、工地、老旧小区等案件易发区域推动警力前置、快速响应,实现民生案件快侦、快破、快挽损,最大限度压缩犯罪空间。

同时,作为牵头单位,科信支队围绕发案区域时段、侵害目标、作案手段等规律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系列新型战法,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支撑。

江夏民警通过视频排查锁定盗窃嫌疑人。

数智赋能:盲区擒下村湾惯偷

面对农村地区监控覆盖相对薄弱、案件侦破难度大的实际困难,武汉公安在民生案件会战中,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路径,通过整合警种资源、构建数据分析模型与“智慧警务大脑”,将大数据转化为侦破民生案件的关键支撑,强化在薄弱基础条件下的攻坚能力。

“警察同志,我家被偷了,损失一万多块钱!”11月4日,江夏区分局法泗街派出所接到村民张先生报警。由于案发村湾位置偏僻,公共监控资源有限。办案民警双管齐下,在走访30余户村民的同时,全力拓展视频排查范围,最终成功从一户民宅的私人监控里,捕捉到一辆可疑摩托车的身影。

依托科信支队的强大技术支撑,民警通过比对上万张车辆图片,成功将该摩托车与4月湖泗辖区一起入室盗窃案进行串并。经大数据研判,警方迅速缩小排查范围,精准锁定嫌疑人丁某的藏身地,并于11月10日将其抓获。

经审讯,丁某还如实供述了其在4月、6月多次实施入室盗窃的犯罪事实。在其中一起案件中,他甚至使用厨房罩衣遮挡监控探头,企图逃避侦查,终究未能逃脱大数据的“火眼金睛”。

黄陂民警抓获系列入室盗窃案嫌疑人。

串并深挖:斩断半年流窜链条

4月起,黄陂区分局蔡家榨派出所连续接到多起入室盗窃警情,案发地点均集中于与红安县交界的农村区域,这些地方治安基础相对薄弱。嫌疑人深夜潜入民宅,连续盗窃便民超市、小餐馆,甚至将黑手伸向工地宿舍,气焰嚣张。

为迅速破案,派出所立即上报分局。经刑侦大队勘查与数据比对,一名于3月刑满释放、有多次盗窃前科的嫌疑人徐某进入民警视线。其作案时间、手法与系列案件高度吻合。

徐某具备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作案时伪装严密,且从不携带通讯工具,导致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民警随即调整思路,转而从公共交通切入,最终在客运站的监控中发现关键线索:每起案件发生前,都有一名体貌特征与徐某极为相似、佩戴口罩和鸭舌帽的男子出现。

11月14日,抓捕时机成熟,民警精准出击,将徐某成功抓获。至此,这起困扰辖区近半年的系列入室盗窃案成功破获。目前,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在全市民生案件会战中,武汉公安以视侦专业为抓手,通过建强专业快反队伍,并做实指挥、快反与办案单元的三方协同,抢抓破案黄金期,全面提升打击质效。

在此基础上,科信、治安等警种加强联动,并深度融合“一案一复盘”机制以完善视图数据、深挖犯罪链条,确保“打一案、稳一片”的实战效果,筑牢社会治安防线。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