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毛华山 郑鉴峰)一场进不去的婚宴,竟成了黄冈市黄梅县分路镇封洲村蝶变的起点。
今年三月,封洲村三组村民江和平嫁女遇上了大麻烦:接亲婚车被房前屋后的杂物、牛栏和泥泞小路死死堵住,“进不来,出不去”。这“婚车之困”深深刺痛了村民的心,也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
分路镇封洲村村“两委”迅速将这一民生痛点作为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组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蹲点调研,通过“塆子夜话”“户主议事会”广泛征集民意,“廊廊通”共建共识由此凝聚。村“两委”创新思路,以小组为单位推选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建7个“村民自管会”,成为发动群众的主心骨。
在“自管会”带领下,村民自发摸索出“按人出资、按户出力、捐物出力、自愿让地基”的“三出一让”模式。妇女主任卢登敏率先让出屋旁45平方米地块,示范效应迅速扩散。265户村民积极响应,“张家让一尺,李家让一丈”,累计无偿让地约2800平方米,彻底破解了公共空间不足的难题。“从占地必争补偿,到为公益主动让地,人心真正凝聚了!”村党总支书记江峰感慨道。
干群齐心,成效显著。短短时间内,8.8公里巷道完成硬化,280盏路灯点亮村庄,4个小组实现“廊廊通”;村内大池塘扩容4000多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池,铺设660多米排水管,告别了“臭水沟”;1600多亩土地顺利流转,带来35个就近就业岗位,户均增收5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这钱,能给大伙儿办十件实事!”江峰信心满满。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村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心气也更足了。大家主动找到“自管会”和红白理事会,要求将整治中的好做法固化为长效制度。经过民主商议,《封洲村村规民约》6则12条新鲜出炉,其中“白事不过五(天),礼金不过三(百),公事用地零补偿!”等条款直指陈规陋习,并通过“塆子夜话”、户主会宣传,由红白理事会监督执行。
如今,漫步封洲村,巷道整洁、池水清澈。村民自发组织清洁日、最美庭院评比,反诈禁毒宣传深入人心。“路通了,心也顺了。现在办红白事,省心多了,负担也轻了!”曾为婚车犯愁的江和平,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一场尴尬的婚宴,催生了共建共享的决心,换来了村庄的清爽新貌与文明新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