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教授在作报告
荆楚网消息(记者施政)5月16日上午,由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支点》杂志社主办,主题为“共建中三角 '智造'新引擎”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论坛在湖北经济学院开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教授作报告。他的报告主要从财政的角度讨论在“中三角”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设计一个财政体制。以下为刘尚希教授演讲部分文字实录摘要:
刘尚希认为“中三角”从财政的角度看面临许多难题,这些要通过区域化的改革来推进。基于此,他讲了三个观点。
第一,“中三角”区域内外的财政支持如何统筹。“中三角”是一个区域的概念,人们希望它成为一体化的经济区,要发展“中三角”的经济区,湘鄂赣三省在财政上要向区域倾斜,只有倾斜才能加速发展,加快融合,形成一体化,要发展就要财政的支持,这就会面临一个难题。对于湘鄂赣来说,纳入“中三角”的范围里的,都是各自相对比较强和比较发达的地方,越强的就越支持,那些弱的怎么办?每个省的省域范围内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就面临了难题。
第二,“中三角”内的财政利益分享如何协调。在“中三角”区域内要一体化的发展,实际上要形成分工协作,比如总部在武汉,工厂可能设在湖南或者江西境内,纳税的时候就把税收交给湖北,财政利益就不一致了。这种差异化的发展可能会带来税源和税收的分离,这种税源和税收分离会导致财政利益的不均衡。这样导致的不是分工协作,而是同构的竞争,这样“中三角”就不能形成整体化,整体的功能就不能提升。怎么解决财政利益上的分享,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要在“中三角”区域内使财政利益形成一种共享的机制,“中三角”在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才可能实现。
第三,“中三角”区域内,公共服务提供的财政成本的分担问题。“中三角”既然是一个总的经济区,应当说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最重要的是生产要素是劳动力的流动。比如说(有r)从岳阳到湖北的通城了,按户籍是湖南岳阳的,但是劳动是在湖北境内的。现有的公共服务是根据户籍走的,这就会出现公共服务与人脱节的情况。使得劳动者在这里工作,但是不能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比如子女上学、就医的问题。劳动力总是流来流去,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同时得不到平等的财政待遇,这就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在“中三角”区域内这个问题会同样存在。这样就需要一个省际之间、市和县层面的协调,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区域内的人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经济才有活力。
真正要推进“中三角”的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公共服务的成本负担也是一个大难题。我觉得如果把这些难题解决好了,“中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可能会成为一个现实,如果这些问题要是解决不好,“中三角”就只能停留在一个概念上。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