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汉口北市场。
记者彭磊
率先瞄准“临空经济”
武汉有机场的历史,82年;武汉提出临空经济,仅仅4年。
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跟着飞机赚钱。
纵观全国一线城市,不乏成功先例,如北京的顺义、广州的花都,均是依靠机场,带动性并延伸辖区产业链。
然而,就在这个涵盖天河机场周边10公里左右半径的黄金区域内,黄陂在武汉市第一个提出打造临空经济区。
3年形成千亿产业
在黄陂区看来,每天往返天河的航班,就是源源不断的商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黄陂,几乎能找到中国所有的问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距大……黄陂区认为,临空经济将是该区未来最重要的一张王牌。“中国中部航都,武汉北部新城”。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国中部国际航空运输门户枢纽和武汉新的经济新增长极。
黄陂描绘出了这样的蓝图:临空经济核心区、临空经济聚集区、临空经济辐射区。其中临空经济核心区范围为武汉天河机场周边10公里左右半径区域,总面积94.1平方公里,涵盖天河机场、天河街、横店街,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空港经济等临空经济核心产业。
该区预测,到2015年临空经济区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并将一跃成为武汉新的千亿产业园区。其中,航空、物流等第三产业营业收入达650亿元,新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二产业产值达350亿元,财税总收入达到40亿元,直逼南部光谷。
按此发展,未来武汉城市格局将呈现出“南光谷、北临空”盛景。
腾飞路并不平坦
该区相关负责人坦言,发展临空经济,机场硬件升级只是基础,要在实现其周边崛起一座航空产业城,需要巨大的投入。
对于经济底子较薄的黄陂来说,要铺就这条腾飞路,不是易事。
继续等待?还是行动?该区选择了后者。
一时间,临空经济区内一片忙碌景象,挖掘机、推土机往返工作,一个路网纵横、配套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迅速成型。
与此同时,声势浩大的招商引资在全国展开。今年以来,黄陂区在京、沪、粤建立了招商代理机构,聘请了招商顾问,书记、区长因为招商“满天飞”。
汗水逐渐换来收获。眼下,包括兵装天威、中航、北车、周大福等19个项目落户或准备落户黄陂,投资额均超过10亿元。
黄陂人看来,临空经济区前景一定无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