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社会

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武汉还靠什么“抢人”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7日17:06 来源: 支点财经

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引发人才之争。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抢人大战”持续升级。

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取消落户限制后,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又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强调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要求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

近年来,武汉持续降低落户门槛以留住人才。随着国家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落户政策还能为武汉加分吗?在与其他“新一线城市”的拼抢中,高校资源丰富的武汉该如何另辟蹊径?

前不久,全球知名人才派遣企业、万宝盛华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张锦荣,受湖北省就业促进会和纳杰人才的邀请来到武汉,支点财经就上述问题对张锦荣进行了专访。

抢人大战的本质是抢人口红利

支点财经:您认为,抢人大战到底是在抢什么?

张锦荣:在我印象中,“抢人大战”是从武汉发端的,随后是西安、天津,后来,北京、上海都坐不住了,很快就拓展到全国。

城市间为什么会争抢人才?首先,“抢人大战”背后是对人力资本红利的争夺。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周期,各个城市都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现在大家都觉得城市要年轻化,更多是希望通过人才为城市带来人口红利,激发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

其次,这也反映了中国整体劳动力资源和技能资源不足,每个城市都迫切需要劳动力,需要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抢人大战传达出的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城市、行业、企业开始愈发重视人才的作用,这对于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支点财经: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在人才争夺战中,落户门槛的降低似乎已不再是最有效的手段了。这种情况下,武汉可采取怎样的对策,保证充足的人才供应,持续打造人才高地? 

张锦荣:有很多手段可以运用。从政策层面来说,门槛还可以降低。这里我所指的不仅是落户门槛,而是一些隐形门槛、服务门槛。比如落户政策,在许多城市,人才本人的门槛是降低了,但其配偶、孩子的落户门槛依然较高;有的地方,政策制定得很好,但是政策的落实及服务却不能跟上。

我所接触的新一线城市中,有些城市的入籍入户服务做得非常好。随着户籍壁垒消失,在城市硬实力趋同的情况下,人才在流动过程中,会更愿意选择这些服务做得好的城市。

所以,降低门槛是指放低身段,把为人才的服务做得更加细致、更加人性化。 

第二,建议打造整个城市的人才供应系统。武汉高校众多,人才资源丰富。可对人才进行分类,哪些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哪些是技能型人才,并对接企业人才供应链。 

第三,人才政策要有的放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人才流动的规律。他们主要流向哪些地区,为什么要离开。根据研究结果,再制定精准的人才政策。

出奇招抢夺海外人才

支点财经:在去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您曾提出“不要只是盯着在国内抢,还要到国际上去抢人才”。请具体谈一下怎么抢国际人才?

张锦荣:海外留学生其实是一个储量非常大的人才资源宝库。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约为60万人,回国率达到79%。留学生们往往接受过更多的跨文化训练,许多都有职业经历,这种人才对于有海外业务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还有一个很好的资源是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们。最新的数据显示, 2018年,有近50万外国留学人员来中国学习。他们的资源特征是可以带来人脉,对向海外招商引资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不论是中国留学生,还是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对武汉进一步的海外招商引资,助力武汉城市品牌在海外的宣传,扩大国际影响力都有特殊的作用。

支点财经:在争抢国际人才上,武汉可以怎么做? 

张锦荣:据我了解,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武汉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已经有针对海外人才的一些计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建议,在为海外人才建立回归通道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了解武汉的变化,武汉的企业也要充分展示自己,通过共同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吸引这些人才。 

对于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只要是愿意留在中国,城市的地理位置其实不那么重要。他们只看哪个城市宜居、薪酬高,并欢迎他们留下来。

在这方面,上海已经走在了前面。以前,外国留学生如果想留在中国工作,必须先回国工作两年。现在,上海放开了这一限制,符合条件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直接留下工作。

多策并举缓解结构性短缺

支点财经:在达沃斯论坛上,您还提到,在抢人大战中,人才短缺特别是结构性短缺凸显出来。造成人才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张锦荣:两种原因值得关注。一种是摩擦性失业,通常指由于劳动力供需矛盾而引起的失业现象。

在劳动力流动中,一方面,企业急需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劳动力暂时找不到工作。这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因为没有很好的人才服务机制和机构。

还有一种是结构性失业,这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凸显。

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不仅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关,还与高等教育结构有关。比如,武汉有百万大学生,但有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暂时和企业的知识系统对不上,因此而失业了。

支点财经: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可以改善吗?

张锦荣:一定程度上,这两种矛盾在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

其中,摩擦性失业更为突出。但是,这种主要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失业,可以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等得到缓解。例如,一些城市吸引大型的、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入,通过猎头、培训、招聘,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性。

改善结构性失业就需要多策并举。我认为,可以通过壮大社会人才服务机构,提升社会就业培训水准,同时改变企业用人观念、用人机制来改善。

第一,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人才服务产业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其它的产业可以起到引领支持作用。 这就需要扩大社会人才服务产业,比如充分发挥纳杰人才这样的人力资源机构的作用。

第二,当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逐渐改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职业培训,让大学生这样优质的、技能却不对称的劳动者,能够快速跟企业需求对接起来。

第三,还得让企业做出改变。有些大学生可能暂时与企业需求不对称,但可以通过企业培训改善。例如管培生制度,既解决了毕业季的就业压力,又解决了企业如何把优质劳动者变成成熟劳动者的问题。

但是,有的企业会考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认为大学毕业生刚进入企业能创造的直接效益低,用工成本的性价比低。

一方面,这需要企业转变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在首年对企业管培生进行社保补贴,减轻企业的负担。实际中,已经有企业在这样做了。从执行的效果来看,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结构性短缺。

【纠错】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