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曹琦)“现在跑车累了,随时能到驿站喝口热水、充个电,孩子暑假还有托管班照看,咱这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竹山县“奋斗者”驿站休息的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感慨道。这是竹山县深入推进爱“新”友好场景建设的生动缩影。该县聚焦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从托育、休憩、就餐、充电等多方面精准施策,构建起覆盖工作生活全场景的服务网络,让新业态从业者在城市中感受温暖、找到归属。
托育有“温度”:爱心托管破解“带娃难”
“你上班,我带娃!”暑假伊始,竹山县25个“爱心托管班”陆续开班,6至14岁的孩子们在这里免费享受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等服务。这一民生实事项目由团县委、县少工委联合多部门推进,优先保障新就业群体子女,让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能安心工作。
暑期爱心托管班。通讯员供图
在城关镇明清社区托管点,快递员李女士下班后准时来接女儿。“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现在托管班有志愿者辅导作业,还能参加手工课,我跑单时再也不用分心了。”据悉,托管班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每个点位控制在10至50人规模,开班不少于20个工作日,通过错峰服务、个性化活动设计,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家庭近百户。
休憩有“驿站”:35个站点织密服务网
“5分钟就能找到休息点,微波炉热饭、手机充电都方便,这驿站比家里还贴心!”外卖骑手小张指着胸前的驿站导航图说。竹山县已建成35个“奋斗者”驿站,总面积超2000㎡,在中心城区和乡镇集镇构建起“5分钟服务圈”。
“奋斗者”驿站。通讯员供图
每个驿站按“十个一”标准配置设施,涵盖空调、充电器、微波炉等生活设备,划分休息室、读书角等功能区,提供20余项免费服务。城区驿站24小时开放,乡镇驿站每日服务12小时,累计服务超5.3万人次。此外,驿站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播放文旅视频,让户外工作者在休憩中收获成长。
就餐有“保障”:幸福食堂延伸服务链
“一荤一素才8块钱,还能打包带走,太适合我们跑单的了!”在城关镇幸福食堂,网约车司机陈师傅正享用爱心套餐。该县3家幸福食堂及200余个村级助餐点,不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更针对新就业群体推出错峰套餐、延时供餐等定制化服务。
幸福食堂。通讯员供图
通过“1+N”助餐模式,幸福食堂辐射周边社区,结合“数字+服务”手段,为忙碌的从业者提供便捷取餐服务。政府通过资金补助、政策优惠,确保饭菜价格实惠、质量可靠,让新就业群体吃得安心、吃得舒心。
出行有“便利”:充电设施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前在村里充电得跑十多公里,现在村口就有充电桩,太方便了!”司机周师傅在村级充电点完成补给后,满意地发动车辆。竹山县加速推进充电设施向农村延伸,完成67个行政村“1快1慢”充电桩建设任务,在3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停车棚,提供300余个充电位,惠及群众1000余户。
村级充电点。通讯员供图
这些充电设施采用智能模块,具备防水防雷功能,搭配钢结构停车棚和膜结构顶棚,既安全又耐用。运营中坚持公益便民原则,仅收取成本费用,由县兴竹集团统一维护,让新就业群体在城乡奔波中无续航之忧。
服务有“枢纽”:党群中心凝聚治理合力
6月下旬,竹山县启用首家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服务从业者的“红色枢纽”。中心设置“司机之家”“法律护航室”等功能区,联合多部门开展“每周一法”咨询、“健康快车”义诊等活动,首月便为150余人提供免费体检。
“诉求直通车”机制畅通问题解决渠道,已协调解决车辆停放、劳动纠纷等问题23件。“红色加油站”通过微党课、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思想教育12场,覆盖800余人次。在这里,新就业群体不仅能获得服务,更能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已有200余名从业者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成为平安巡逻、政策宣传的重要力量。
从托管班的欢声笑语到驿站的暖心服务,从幸福食堂的热乎饭菜到充电桩的便捷补给,竹山县以细致入微的举措,将爱“新”友好场景建设融入城市肌理。下一步,该县将继续优化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涵,让新就业群体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